BOSS直聘的广告语,打工人看了略有不适
春招开始,求职的人努力投简历,招聘平台则在努力打广告。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广告牌放在了打工人的必经之路——地铁站。当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充斥着招聘软件的广告,它的效果又如何呢?
去年年底,BOSS直聘在各大城市上线了一组以“事在,人为”为主题的广告。广告虽已上线三个月,但如今社交平台上依然会有人对这则广告提出自己的评价。
BOSS直聘“事在,人为”广告BOSS直聘主打的平台特点一直是打工人直接“和老板谈”,今天TOP君就从打工人的角度,说说看到BOSS地铁广告时的真实心理活动。同一场景下的状态对立,作为招聘平台广告是否有些许不妥?于劳动者而言这只是谋生,于踢球者而言这句话是负担。手机不离手是为了时刻盯紧工作消息,其实拿着手机的千万双手也想停下来休息。此处扣一个大大的问号,究竟有什么工作是为了让人坐地铁而设的?高阶智慧,基础工资,打工人需要的是切实回报而不是歌颂。这条也不错,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观感反而好起来了。“事在人为”一词,本意是“事情要靠人去做的”,要求人相信对自己命运的掌控。BOSS直聘将成语拆开,却产生了“事情尚未完成,需要你来付出”的含义,从打工人的视角来看确实略有不适。
为何BOSS直聘广告效果两级分化BOSS直聘的这些广告语,意图是致敬各行各业背后付出的人,但其效果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BOSS直聘的广告创意“令人惊叹”,是让人愿意驻足观赏拍照的。也有人认为,这些广告“不知所云”,或是广告主题的转变不切合当下打工人、求职人的心理。那么从专业的广告投放的角度而言,BOSS直聘的广告效果如何呢?在以往BOSS直聘的广告中,向用户直接传达的是“找工作直接找老板谈”。主打的理念是求职者找工作需要BOSS直聘,突出平台本身的特点。而在这次的地铁广告中,BOSS直聘试图向各行各业的人致敬,却产生了“工作岗位需要求职者和打工人付出”的含义。于多数打工人而言,工作是谋生的手段,是一件必须做但不完全享受的事。BOSS直聘的广告语却将工作上升为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从心理上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道德绑架。文案的参差不齐和强行对应,也导致了广告语“不知所云”的情况,可见好的主题还需要好的文案来支撑。不然白花花的银子花在了广告上,却只收获“大众知晓但不理解”的效果,于品牌而言岂不是很亏。BOSS直聘的广告牌虽然在内容上会出现不知所云或引起歧义的情况,但在画面和主题上可谓是用心的,然而这种用心有时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众所周知,地铁站投放广告的特点是客流量大,但与之对应的是,人的流动性也大。匆匆而过的上班族奔波于公司和住所的两点一线,何来精力细细观赏广告语中的文字呢?成段的需要努力理解的文字,有时不如一个直白的slogan来得痛快。例如BOSS直聘在地铁站的涂鸦式广告和地铁内扶手,就更容易在用户脑海留下印象。看完BOSS直聘的广告,TOP君不禁怀疑:地铁放招聘广告真的是个好选择吗?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多数打工人的必然出行方式,它是个好选择。只是品牌在地铁站内投放广告时,内容上要更切合用户心理、形式上要易看易懂,才能吸引更多用户、消费者使用产品。大家看完了这些广告感受如何呢,快来评论区告诉TOP君吧!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