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的市场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广告信息过载、用户信任度持续下滑、品牌忠诚度岌岌可危。究其根源,过度依赖“情怀式营销”与泛滥的“种草式营销”难辞其咎,它们消耗了用户的注意力与信任。
面对日益理性的消费者,品牌该如何破局?是追逐短期现象级流量后套现离场?还是寻求短期增长与长期价值的平衡?答案不言而喻——长期发展才是品牌真正的护城河。
而实现长期发展的核心基石,必然是用户。企业与用户的关系本质是价值交换:企业提供的并非仅仅是产品,而是解决用户需求的方案;产品的价值也仅存在于用户所需或所能感知的利益之中——用户购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孔洞。
因此,精准把握并满足“用户需求”,成为品牌破局的关键。为此,病号特别整理了「用户需求罗盘」方法论,涵盖用户与品牌互动的四大核心环节——想、找、得、用,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增长提供系统性指引。
一、想:需求产生的原点——洞察与激发
用户需求产生的过程可归纳为两类:
- 主动需求:用户基于明确目标与内在动机产生的需求(对应成熟的红海市场);
- 潜在需求:用户尚未明确意识,但可被外部因素触发的需求(对应待开拓的蓝海市场)。
在产能过剩的时代,红海市场往往陷入价格战泥潭。品牌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激发并满足用户的潜在需求,开辟蓝海。
如何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关键在于理解“补缺价值”。
* 需求的本质源于“缺”——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用户始终寻求填补某种“空缺”。人类共有的深层动机是:在有限的预算内,最大化满足无限的需求。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崛起为例,其核心驱动力正是精准满足了用户对高性价比出行的“补缺价值”。
因此,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必须:
- 源于真实需求:避免“自嗨型”伪需求;
- 精准解决问题:确保“药到病除”;
- 超越用户期待:创造额外价值。
而激发潜在需求的核心策略在于“产品属性创新”。这需要品牌建立“全产品概念”认知——产品是一个能满足用户多重价值需求的综合体,是一个变量。全产品价值属性包含:
1. 功能价值:基础效用;
2. 期望价值:购买、获取体验;
3. 扩充价值:附加功能或服务;
4. 创新价值:情感连接、长远利益等。
将“产品属性创新”与用户所需的“补缺价值”紧密链接,是激发需求、创造蓝海的核心。
二、找:价值比较的枢纽——精准触达与有效沟通
当用户明确需求后,便进入搜索最佳解决方案的阶段:
- 主动式搜索:用户自发通过信任渠道比较产品价值;
- 被动式获取:用户依赖外部推送或公开渠道接收信息。
对企业而言,这是价值导入的关键环节——如何让目标受众有效感知并认可产品之“好”?“广告”仍是核心手段之一。在数字化时代,提升广告效果、降低成本的有效路径为:
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精选适配平台→策划共鸣创意→合理规划预算与渠道→持续数据监测与优化→测试多样化广告形式→迭代优化
可简化为三步走:
* 精准触达:渠道适配,找到“对”的人;
* 激发兴趣:创意共鸣,抓住注意力;
* 赢得认可:内容切中痛点,传递核心价值。
然而,当下广告信息泛滥、内容同质、营销浮夸,导致用户产生“广告免疫”甚至“广告反感”。那么,到底该如何赢得理性用户的认可?
* “广告”变“窄告”:基于用户行为、兴趣、偏好进行精细画像,实现感性定义与精准投放;
* “真诚”替“炫技”:摒弃华而不实的噱头和虚假迎合,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真实价值传递;
* “适度”代“过度”:基于清晰营销目标与数据洞察制定策略,避免骚扰式营销。
把握“适度营销”的尺度,是品牌操盘手的必修课。
三、得:购买决策的过程——简化路径与放大价值
此环节的核心策略是:让用户以更短的决策路径,获得更大的价值。
用户比价、跨平台跳转的环节越多,流失风险越大。因此,品牌需做到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布局,规划清晰,各有侧重。且优化交易动线,促销策略、商品部署、价格体系需具备区隔性与联动性,力求“即时成单”。渠道侧重点:
- 线下渠道:强化体验式营销,沉浸式传递品牌调性与质感;
- 线上渠道:聚焦场景式营销,高效导入并展示“全产品价值”。
而提到“更大的价值”,还是需要回归到“全产品”的整体概念,它是用户价值感知的核心。
四、用:长期关系的起点——创造惊喜与深化连接
产品交付并非终点,而是用户关系深化的起点。除了基础的使用支持和售后服务,营销层面需着力于“提供一个超出用户期待的产品惊喜”,也可以说是1+1>2的使用惊喜。
这种惊喜绝非简单赠品,而是:
* 功能延伸:发掘“一物多用”的巧思,提升产品实用性;
* 可持续设计:如包装的循环再利用,传递品牌责任;
* 情绪共鸣:提供符合品牌调性的情感价值与归属感。
在此环节,品牌需调整心态:避免急功近利地追求“复购”,而应聚焦于真诚解决用户“当下”的问题,建立信任基础,忠诚度自然水到渠成。
结语:以罗盘为舵,锚定长期价值
用户是品牌发展的根基。“用户需求罗盘” 通过想(需求洞察)→ 找(价值触达)→ 得(决策转化)→ 用(关系深化) 四大环节,全景覆盖用户旅程全周期,希望能够为品牌破局提供系统性导航。
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路径在于:
* 溯源于“想”:深度挖掘用户欲求,以“补缺价值”激活潜在需求;
* 贯穿于“找”与“得”:践行“适度营销”准则,借“全产品价值”打通认知-决策闭环;
* 决胜于“用”:持续创造超预期体验,将单次交易转化为终身连接。
当品牌以罗盘为舵,让每一次用户接触都成为价值沉淀的契机,便能在信息过载、信任稀缺的环境中,构筑不可替代的品牌护城河——这既是用户忠诚的终极归宿,更是品牌长期价值的本质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