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的尽头是“内卷”,心智的尽头才是“增长”
赞 0浏览 352评论 0收藏 0

过去“用户增长”几乎就等于效果投放。

在增量时代,这套“流量换增长”的打法百试不爽——预算砸下去,流量立刻涌来。见效快、规模大、可控性强,“投得越多、涨得越快”一度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铁律。

但在存量竞争的今天,行业已经无限接近了这种打法的天花板:

● 获取流量过于依赖持续投入,预算一收,增长立刻受限;

● 依赖短期刺激和一次性转化,难以沉淀长期的留存和复购;

● 数据显示,行业平均的获客成本已从2019年的约2美元,升至2024年的近4.5美元,电商、教育等行业尤为明显。(数据来源:Cost per Install (CPI) Rates (2025) - Business of Apps)

更残酷的是,即便大家拼命卷素材、卷策略,结果往往只是抬高了竞争门槛——卷得赢的人越来越少,卷得出增长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旧打法的红利期结束,纯粹的买量打法已经走到了边际效应的悬崖边上。

那么,在存量时代我们该如何破局?

01 从“流量思维”到“人群经营”,才能重获增长

“流量红利退去”并不等于“增长停滞”,只是市场环境变了,用户增长的逻辑也必须进化。

过去的“流量思维”,本质是“流量掠夺”,是狩猎;

未来的“心智思维”,本质是“人群经营“,是农耕。 

猎物越打越少,田地却能生生不息。

说得直白点:如果你还在追求短期ROI的,就是在喝海水解渴;而转向追求LTV的,才是在挖自己的甜水井,才是真正能守住生意的护城河。

而这道护城河的核心,不是价格战、不是单次投放的曝光,而是“心智的争夺”。

在信息爆炸、用户决策越来越理性的当下,单靠曝光很难形成壁垒,“心智成本”成了最大隐形门槛。真正有效的增长,是在用户产生需求前,就先占据他们的心智,让每一次触达都能沉淀成长期的信任和认同。

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行业口号,而是存量竞争下的必然结果。从追逐流量到经营人群,从一次性触达到长期关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共识。

真正的用增护城河,不再是你的产品出现在多少用户眼前,而是在多少用户心里,成为了某个需求下的“第一选择”。所以,我们必须主动从“流量战场”升维到“心智战场”。

这才是当下以及未来,唯一值得你争夺的高地。

这样一来,用户增长不再只是为单一维度的数字累加,而是可以被清晰地定义为N个细分人群LTV价值的总和。

而在众多平台中,小红书恰好是一个天然有利于建设用户心智的平台。

它聚集了高质量用户与真实多元的内容消费场景,浏览与搜索两大场域覆盖了从兴趣萌生到决策转化的全链路,让品牌在每个关键节点都能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同时,平台的结构化数据也能帮助品牌洞察用户与产品的真实关系,从而找到更高效的增长突破口。

1755825805121465.jpg

正是基于这样的土壤,小红书创新性地提出了“种草用增”的增长打法:以人的洞察为起点,用优质内容驱动长期生意价值,把“种草”带来的心智优势,与“用增”带来的转化能力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的增长闭环。

这一前沿的增长理念,也得到了众多行业先行者的认同与共鸣,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解读“种草用增”长期价值的。

02 小红书的“种草用增”落地方案:让信任与转化无缝衔接

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落地?

在小红书,将这颗“心智种子”培育为“生意果实”,不是单纯铺内容、投广告,而是一套理解人 → 影响人 → 赢得人的完整路径,每一步都环环相扣。

2.1 第一步:理解人——精准锁定“种子人群”

在小红书,“种草用增”从找到能带动圈层的“种子人群”开始。

平台有一套“人群反漏斗模型”,跟传统“先广撒网再过滤”的正漏斗不一样,它是“先精后泛”,分三步走:

1755825826106236.jpg

1. 借助灵犀,精准锁定核心种子人群的画像。

2. 以核心用户为起点,通过算法挖掘需求相似的潜在人群,实现破圈。

3. 还原用户决策链路,找出影响转化的关键杠杆,为投放提供精细化指导。

这样做,既能保证投放有准度,又能逐步拓展广度。

闲鱼作为头部二手交易平台,它的增长路径就是“理解人”这一步的绝佳范例。当他们和其他品牌一样,陷入获客成本高、转化率低的泥潭时,他们的破局点并非来自无效内卷,而是来自对小红书人群搜索行为的深度洞察,精准识别出“摄影”这一天然的兴趣圈层。

这个群体不仅与平台内的“科技数码”等高价值二手商品高度匹配,本身也具备极强的圈层属性和内容创作潜力。

闲鱼基于这一洞察,捕捉到“CCD相机”这一复古单品在年轻人中的回潮趋势,并将其与“拍美好回忆”的核心动机精准组合,成功让这款复古单品焕发新生。

该策略产出的内容实现了CTR与CVR的双重显著提升,证明了精准洞察人群心智所带来的高效转化。

2.2 第二步:影响人——在产品×买点x人群的交汇点打动用户

锁定了人群之后,下一步就是在他们的决策链路中制造影响。

内容在这里不仅是产品的展示,更是把产品卖点转化为用户感知的“翻译器”——让用户在恰当的场景里看到、感受到,并与自身需求产生连接。

在制作内容的时候,可以参考「产品 X 买点 X 人群」,即从目标人群的动机与疑虑出发,提炼能解决问题的买点,再用他们正在经历的具体场景承载出来,实现差异化表达与高效沟通。

1755825852193427.jpg

在投放上,则可以借助“奥利奥模式”来放大内容效果:

1. 冷启期:投放处于“白盒”模式,主要依靠人的洞察来测试和验证最优的产品、买点与场景组合 。

2. 成长期:一旦方向被验证有效,投放便切换为“黑盒”模式,交由算法去自动优化、高效放大规模。

3. 成熟期:当规模稳定后,再次进入的“白盒”模式,依靠人对已转化用户的再洞察,去精细化匹配买点与人群,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通过这样一套“洞察—放大—再洞察”的动态循环节奏,让投放既能快速起量,又能持续拓圈。

1755825904566728.jpg

2.3 第三步:赢得人——用双路径实现高效转化

当种子人群被锁定(理解人)并在关键场景被打动后(影响人),最后一步就是把兴趣转化为行动。

小红书提供了两条可以协同运作的投放路径,帮助商家在不同意向度的人群中高效转化:

1. 非挂链:通过测评、攻略等深度内容,让用户在自然浏览或搜索中被种草,在主动打开App时完成转化。适合种草到兴趣培育的阶段。

2. 挂链:通过短链路的直接转化,如在笔记中挂上商品链接、落地页直达等,引导高意向用户一键到达购买/下载环节,缩短决策周期、快速促成成交。

通过这样的协同,品牌既能降低全域投放成本,又能在LTV等考核指标上实现持续提升。

柠檬轻断食App的实践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在用户付费之前,“搜索场域”对决策的影响远比信息流要大。这说明用户在被种草后,会主动进行深度探索,而非被动接受推广。

基于这一洞察,他们果断放弃了传统的100%线索链路,将营销链路升级为40%内容种草 + 60%线索投放的联动模式。这种策略不再是简单地推给用户,而是先用内容培育兴趣,再用精准的投放承接需求,将“种草”和“转化”有机结合,极大地提升了转化效率。

最后,在“赢得人”之后,想让增长走得更远,关键是让用户主动为你发声。

而“晒点”,正是撬动用户自发传播的关键杠杆:它是产品或体验中超出用户预期、让人忍不住记录和分享的高光时刻。

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下,一个足够打动人的“晒点”,能够将一次性的产品交互,升级为持续的社交裂变。它让品牌不再是自说自话,而是成为用户圈层里的“社交货币”,最终以最低的信任成本,构筑起对手难以逾越的品牌护城河。

1755825932116818.jpg

小红书在这方面有着天然场景优势,并提供了从“挖掘晒点”到“分享晒点”的全链路方案。

首先,通过分析海量UGC笔记,为品牌找到能引发共鸣的“晒点时刻”;然后,再通过长线话题经营和“红薯集结”等社区互动产品,让“晒点”持续发酵,成为爆点。

通过这套打法,品牌不仅完成了转化,更能激活已转化用户的分享力,形成“种草-转化-再种草”的增长飞轮。

在“晒点”策略之外,小红书还为品牌提供了一整套从挖掘到放大的产品矩阵支持。

从前期的人群洞察、内容策划,到中期的投放和承接,再到后期的数据度量和优化,小红书都有配套的工具支撑,让“种草用增”不仅是理念,而是一套可落地、可衡量的增长方案。

03 总结

用增的岔路口已经出现。一条路,是延续过去的老习惯,继续做简单投放,每天纠结单个项目的ROI,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另一条路,则是主动升维,从根本上重塑增长模式。

「种草用增」正是后一条路的核心方法论。它跳出了单次战役的短期成败,为品牌搭建了一套可持续的增长机制——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将种草、转化、留存串联成完整链路,让增长不依赖一次性爆发,而是形成可复用、可积累的长期势能。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尝试,而是在整个行业存量竞争中突围的必然选择。

此外,从更长远的视角看,要学好种草用增这门新功夫,就必须先“自废武功”:

其一,产品战略的升级。 我们必须以用户的终身价值(LTV)为核心目标,去主动整合不同的产品形态,探索出一条更高效的价值增长路径。

其二,推动团队协同升级。这要求我们打破部门墙,设立一个权责清晰的“种草用增”一体化部门,确保市场和增长两大职能能够深度融合,形成合力。

最终,是选择在无效内卷中“维持”现状,还是以这种“升维”的方式重塑增长,将决定你的生意未来三年是“苟延残喘”,还是“脱胎换骨”。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8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