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链博会“排队王”竟是根薯条?麦当劳把中国“麦链”首秀玩成了全民热搜
赞 0浏览 409评论 0收藏 0

图片(1).jpg不久前,一支名为《麦麦农场在这里》的音乐视频在社交平台悄然走红,登上热榜;“麦麦农场痛包”在二手市场炒出高价,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硬通货”;话题“你吃的薯条是内蒙古种的陕西切的”引发热议,关于土豆的“冷知识”变为“烫知识”。

当这些看起来似乎不太相关的互联网热点,最终指向了第二次参加链博会的品牌——麦当劳,一场值得深度复盘的品牌营销打法,就此浮出水面。

在第三届链博会上,麦当劳携手11家供应商伙伴,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整合营销,成功将“麦链”的故事从专业领域推向了大众视野。麦当劳展位上的巨型薯条装置,成为了链博会现场的“排队王”。在品牌云集的链博会,麦当劳如何将一个B2B属性的展会,打造成一场线上线下全民聚焦热点事件?

1

策略破局——从“参展”到“造势”,

升维叙事框架

首先,成功的营销往往始于策略的顶层设计。麦当劳此次链博会的初心,便是将参展行为从单一的企业展示,升维为一场围绕“麦链”生态的价值共振,从而在展会伊始便提升了叙事框架的维度,争取聚光灯下发声的先机。

区别于绝大多数企业独立参展的惯例,麦当劳的展台以前所未有的“群像”姿态出现。首农集团、宾堡、顺新晖、圣农、泰森、百麦、太阳谷、三元食品、麦肯、凯爱瑞和九联11家在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供应商,其品牌故事在麦当劳展台并肩而立。这不仅是对麦当劳“三脚凳”经营理念最直观的具象化展示,更是向外界宣告:“麦链”并非一个冰冷的供应链术语,而是一个由行业领军者组成的、休戚与共的价值生态。

图片.jpg

图片说明:麦当劳的展台中11家供应商以“群像”姿态出现

这一身份的重塑,其意义是深远的。它将叙事的主体从“我”(麦当劳)的单向输出,转变为“我们”(麦链)的共同发声。这种链式出场,天然地放大了品牌生态的厚度与信赖感。当后续所有关于品质、创新和可持续的故事都基于这一“共同体”的背景展开时,其说服力便得到了几何级的增强。正是这一身份认同的正式化和公开化,为整个活动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石。

其次,在具体叙事上,麦当劳也深谙真诚质朴的故事直抵人心之道,果断地将聚光灯从企业高管身上,移交给了那些双手沾满泥土、双脚扎根一线的人。

链博会现场,来自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邓书宝大叔和他儿子邓昌晋的故事,成为了全场最动人的篇章。邓大叔坦诚地分享了25年的种薯心路,尤其是刚开始与辛普劳合作时的“水土不服”。然而,当辛普劳的督导耐心带着他做实验,年底算账时,结果让他心服口服:“轮种避免了遗传病,农药用得少了;宽株距让土豆长得更饱满,单个重了,总产更高!”

最后,这位朴实的农民感慨道:“这真是‘老经验不如新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不服不行!” 这个从抗拒到信服的真实转变,比任何华丽的PPT都更能诠释麦当劳与伙伴们如何用科学赋能农业,实现共赢。

图片 (2).png

图片说明:种植土豆二十多年的农民父子现场分享种植历程

同样,来自鸡肉供应商的故事也充满了温度。九联集团食品安全总监杨圣仁在现场分享道,麦当劳对鸡肉品质和动物福利的高要求,促使九联坚持使用100%非笼养殖模式为麦当劳系统供应鸡肉。这锤炼了九联过硬的管理水平,在出口欧洲时,能更好地完成当地对肉鸡必须100%非笼饲养的严格要求。2025年九联预计向日欧出口6万吨鸡肉,再创新高。

太阳谷大客户销售经理翁佐琳分享了为麦当劳寻找“好鸡家园”的曲折历程,他们考察多地,最终因“保护百姓饭碗”而放弃万亩良田,因规避“猪鸡混居”的潜在疫病风险而另寻他处;圣农集团则展示了惊人的循环经济实践:每年将80万吨鸡粪通过亚洲最大的鸡粪发电厂,转化为2.3亿度的清洁电能,实现了“变废为宝”。

这些带着泥土芬芳和匠心温度的故事,让麦当劳“为大家带来新鲜、自然、安心的好食材”的承诺变得可感、可知,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在传播议题的设置上,麦当劳巧妙地将商业行为提升至产业责任与历史传承的高度。无论是“麦链倡议”还是“土豆本土精耕40周年”分享活动,都为此次营销创造出极具穿透力的传播锚点。

链博会上,麦当劳中国与11家供应商伙伴联合发布“麦链”倡议,聚焦三大承诺,专注可持续发展、深化协作共赢、建设数智链条,携手打造面向未来的中国“麦链”供应网络。这一行为,不仅描绘了一幅清晰的未来供应链发展蓝图,更以集体承诺的方式,完成一次绝妙的消费者沟通。

图片.png

“土豆本土精耕40周年”的分享活动,同样为大众构建了一段极具辨识度的品牌记忆。早在1985年,麦当劳中国大陆第一家餐厅开业的整整五年前,麦当劳与供应商辛普劳就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了探索土豆本土化种植的漫长旅程。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薯条的故事,更是一部跨越40年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本土供应链建设的微观史诗。它充分展示了麦当劳“扎根中国”的远见与耐心,也为央视等权威媒体提供了绝佳的报道切口,让其报道不仅仅停留在商业新闻层面,而是上升到对中国产业链韧性与全球合作的深度观察。

2

整合执行——从线上“整活”

到线下“引爆”的全域联动

高明的策略之后,便是全域联动的执行与打爆。为了放大此次链博会的声量,麦当劳通过线上线下“组合拳”,成功将B端展会的影响力破圈至C端,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流量引爆与心智占领。

展会未开,声量先行。早在链博会前,麦当劳便以一曲《麦麦农场在这里》的非遗演绎版,打出了一张令人惊艳的文化牌,完成了一场引爆社交声量的线上预热。视频邀请了蒙古族呼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额日和木巴图,与泉州南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大浩跨界合作。当呼麦的苍茫喉音如天风过境,在内蒙古广袤的土豆田上空回响;当南音洞箫的婉转清丽如山涧清泉,与福建武夷山下白羽鸡的灵动跳跃奇妙和弦,这支视频带来的不仅是强烈的视听冲击,更是对“顺应自然生长”这一核心理念的艺术化诠释。

图片 (1).png

这种将非遗技艺与农业生态深度融合的创作手法,让从农场到餐桌的产业链叙事,摆脱了枯燥的技术说明,转化为可感知、可共鸣的文化体验。视频上线24小时,相关话题播放量即超千万,并登上北京同城话题热榜,成功为链博会预热造势。随后音乐人王搏改编唱跳版,发起全民唱跳邀请,带动#麦麦农场开麦啦#播放量超4000万,有效承接了歌曲本身的流量,将用户的被动观看转化为主动参与,让“麦麦农场”所代表的新鲜、自然、安心心智,在展前就已深入人心。

图片 (1).jpg

线上的巨大声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线下场景来承接和引爆。链博会现场,麦当劳不仅专门开辟“麦麦农场”专区,进行歌曲现场表演、观众互动等环节,还打造巨型薯条作为第11届大薯日的快闪店,迅速成为整个链博会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海量观众驻足拍照并自发进行社交传播。值得一提的是,设计精美的“麦麦农场痛包”也成为展会爆款,不仅在现场引发疯抢,更在咸鱼等二手市场被炒到高价,足见其人气之旺。

图片 (3).png

图片说明:麦麦农场痛包在闲鱼被炒到高价;图片来源:闲鱼

此外,线下场景实现了对线上故事的深度链接和体验闭环。观众在线上被呼伦贝尔的土豆田、武夷山麓下的非笼养殖鸡舍所在的秀美风景所吸引,来到线下,便能亲耳聆听中国“麦链”上的参与者和亲历者的现场分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能从现场的展览陈列中,看到麦肯的田间气象站、GPS播种机和叶柄健康检测仪等现代化农业“黑科技”,品尝展位甜品站由三元食品供应奶浆的“黄油曲奇”圆筒冰淇淋,并打卡大薯日快闪店,了解麦当劳薯条的“自我修养”:精耕厚养好土豆,外脆内绵好薯条。

这一系列来自一线伙伴的鲜活分享,让麦当劳对品质的坚持变得触手可及,完成了从认知到认同的最后一公里。这种从线上认知到线下感动的完整体验,让品牌故事的传递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有血有肉、可触可感的真实互动,其情感冲击力和记忆深刻度远非线上观看可比。

3

成果复盘——从数据到口碑,

验证整合营销的“品效合一”

一场成功的营销战役,最终要用成果说话。此次项目不仅收获了惊人的数据,更实现了品牌形象的深化和行业影响力的跃升。

7月18日中午,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中国“麦链”,报道角度从去年的“三地连线”到今年聚焦“一包薯条的全球‘朋友圈’”,显示了对“扎根中国,链接全球”战略+“麦链”上鲜活的故事的认可。麦当劳中国CEO张家茵关于中国“麦链”的访谈,以要闻形式发布于新华社客户端,中国“麦链”倡议发布、土豆本土精耕40周年和第11届大薯日首发链博会等新闻得到了央视新闻、人民网、央广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在主流社交平台,麦当劳此次链博会营销也实现了热度全覆盖。#你吃的薯条是内蒙古种的陕西切的##老外每年吃8000吨中国薯条#等衍生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对麦当劳中国供应链的热烈讨论;《麦麦农场在这里》的出圈,也在短视频平台带火#满脑子都是咿呀咿呀哟# #非遗圈终于对童年下手了#等衍生话题,相关视频在抖音收获超过6000万播放量。这些数据直观地证明了,通过精妙的整合策略,B端展会完全有能力掀起C端的传播风暴。

图片 (2).jpg

图片说明:麦当劳链博会在各类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当然,透过这波流量,品牌资产显然也获得有力增值。自此,“麦链”不再是冰冷的供应链术语,而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有担当的生命共同体。“新鲜、自然、安心的好食材”“本土精耕”“合作共赢”这些核心信息,被成功地植入了公众和行业的认知中,为麦当劳赢得了超越商业层面的尊重与好感。

复盘麦当劳此次链博会项目,它证明了,当一个品牌拥有足够真实、厚重的内核故事,并辅以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和线上线下联动的整合思维,就完全能够打破圈层壁垒,将专业领域的B端事件,转化为全民关注的C端热点,最终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这不仅是麦当劳的胜利,也为所有致力于深度沟通的品牌,提供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答卷。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7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