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沁予,编辑 范志辉
近日,《2024腾讯娱乐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2024的华语乐坛似乎更加热闹的同时,又夹杂着一丝疯感。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抽象造星的瞬间,爆款神曲在碎片化的内卷中逐渐消弭。我们还看到,演出市场回归冷静,乐队频繁出海寻求国际舞台,巨星们为城市经济注入滚烫的流量与GDP,以及歌手们直面真唱的勇气。
在说唱文化进一步破圈的同时,根植于情感土壤的草根叙事迎来了大众的青睐,音乐人开始诉说更有共鸣的本土文化与时代命题。同时,中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也在潮流文化的激荡中被看到,而AI技术的革新无形中助长了音乐灰产的壮大。
今年音乐产业似乎不同以往,透着一股唱反调的叛逆,热闹与低谷并存,规则被打破,常态被挑战,似乎正在为音乐产业重新定义未来的可能性。
关键词1:抽象造星
今年网友心中的年度词语几乎出奇地一致——“抽象“,音乐行业也是。
如果说2023年是造梗狂欢,2024年的音乐行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抽象化”特质引领潮流。音乐已经不再局限于旋律,歌词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模糊、跳跃,甚至完全无意义的抽象表达。
4月,《新说唱2024》的一场误会,意外催生了年度现象级diss曲《谢天谢帝》。这首由诺米么Lodmemo写给谢帝的diss track,迅速掀起热潮,让他甚至一度占领了互联网的热搜榜单。
在“抽象歌词+流量营销”的加持下,成都玉林七巷更被冠以“成都迪士尼”的称号,引得大批年轻人争相前来打卡。这个曾因文艺小清新文化闻名的街区,在抽象文化的浸润下,摇身一变成了网络热梗的发源地。
抽象文化与社交媒体的深度结合,几乎形成了一套可以复制的音乐营销公式。全网热跳《苹果香》的魔性舞蹈、《时光音乐会》中“时光家族”的集体搞抽象,这些看似很“癫”的内容,无不体现了抽象文化对音乐传播模式的重塑。
这一年,网红秦新宇凭借维权单曲《还我妈生鼻》在短短5天内收获了100万播放量。这首歌不仅在音乐平台走红,还延伸至了日常社交场景,“还我妈生好工作”成为求职失败时的口头禅。
2024的“抽象”时刻,让无数音乐人刮到“流量彩票”,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社交媒体主导下的“音乐文化茶水间”时刻,让作品从纯粹的听觉体验转化为社交话题的爆点。
旧文回顾:
《华语乐坛被“整活”整活了?》
《诺米么与“成都迪士尼”,如何成就2024第一个出圈音乐营销?》
关键词2:爆款消失
回顾近年的年度金曲,无论是2021年的《这世界那么多人》,2022年的《孤勇者》,还是2023的《乌梅子酱》,都曾凭借超高的播放量成为跨越平台、年龄、圈层的现象级作品。
然而在2024年,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爆款神曲”正逐渐消失。
《白皮书》显示,今年,即便是最具热度的歌曲《Dehors》,其播放量与往年爆款金曲相比均不是一个量级。如Capper在2023年推出的《雪Distance》,在爆红时期单日播放量一度突破千万,而《Dehors》在2024年的播放高峰中,日播放量却始终未能触及这一门槛。
一种更碎片化的音乐生态正在2024徐徐展开,短视频平台、IP绑定与粉丝驱动虽为新歌制造了传播基础,但作品之间的竞争也更趋激烈,流量逐渐被瓜分,听众听歌习惯开始分散化,新歌难以再现过去火爆全网的奇迹。
华语音乐正在告别那个“霸榜之歌”的时代,迈入一个由多样化和小众化定义的音乐生态。
这一年,每一首歌都有机会触达不同的受众群体,但却少有作品能够像从前那样,成为全年全民共同记忆的一部分。爆款神曲的辉煌似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由多样性和小众文化定义的新格局。
旧文回顾:《音乐平台正在被成熟艺人抛弃?》
关键词3:打折潮
2024年的演出市场在经历狂热后迎来了冷静期。
《白皮书》显示,2024年线下演唱会举办场次突破3000场,其中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全年巡演最高场次达113场。
然而,市场整体的增长并未带来足够的消费支撑。过高的演出密度和高度趋同的内容,“打折潮”在今年成为常态。而今年音乐节延期/取消的音乐节数量也超过80 场,市场面临分化加剧的局面。
另一方面,音乐节越来越依赖流量艺人和偶像,目的是吸引更多票房。主办方不得不增加艺人演出费用投入。例如,今年太湖湾音乐节国庆场的艺人阵容投入比上一届增加了40%。大型音乐节争相砸钱拼阵容,中小型音乐节因牌面不足,票房不佳,难以维系生存。
演唱会市场明显供过于求,内容同质化严重,市场进入优胜劣汰加剧,越来越多的演唱会要么开始卷“打折”,要么未声明原因的主动延期或者取消。
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平衡商业化与内容创新,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旧文回顾:《“打折潮”来临,演出市场要变天了?》
关键词4:出海
今年,音乐节、独立音乐人的“出海”试探正呈现出更多可能性。在传统巡演的稳扎稳打和音乐节品牌的跨国输出中,独立音乐正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全球语境。
4月,麻园诗人、法兹乐队登上美国SXSW音乐节的舞台,布衣与电气樱桃则在英国TGE大逃亡音乐节亮相,痛仰、梅卡德尔、脑浊、盘尼西林等独立乐队也都在今年官宣、启动了日本、加拿大等地的海外巡演。
与此同时,国内音乐节品牌也在寻求“出海”新机会。音乐节作为文化集群的一种形式,不再局限于本土市场,而是通过品牌化运作走向海外。今年7月,摩登天空与日本Avex Live Creative株式会社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将“草莓音乐节”这一标志性的中国原创音乐节IP引入日本。
9月,新加坡旅游局与北京创娱无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宣布将中国原创音乐节IP“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带到新加坡。
无论是独立音乐人的巡演深耕,还是音乐节IP的跨国落地,这一年,独立音乐的“出海”正逐渐摆脱传统的单一路径,转向更灵活、更开放的全球化探索。
旧文回顾:《中国独立音乐人海外巡演,真的香吗?》
关键词5:真唱
今年,“难听”不仅仅是流量圈和K-POP新歌发布必备仪式,而是音乐从工业化的完美神话中挣脱出的真实印记。
5月,湖南卫视《歌手2024》首期节目播出后,一场对华语乐坛“祛魅运动”终于开始。“难听”魔咒在今年也轮到音综,#海来阿木难听、#那英 怎么又说你难听#、#歌手 难听#等相关词条频频登上热搜。超级直播的综艺形式,让国民审美和评判标准在中外歌手交手的那一刻形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大反转。
后来,《乘风2024》《披荆斩棘第四季》《下一站歌手》都相继引入了全开麦直播赛,同时也贡献了多个“难听”热搜。而大量“难听”热搜背后,音乐行业的评判标准正在被重新定义,过去那种“修音至完美”的幻象正在迅速瓦解。
过去,后期修音和剪辑都为作品提供了几近完美的保护伞,今年的“超级直播”模式彻底打破了这一保护机制,歌手被推向了赤裸裸的真实之中。那些因为音准不稳、情绪过载或技术失误而被贴上“难听”标签的表演,恰恰也是去掉了人机感以后真实现场音乐的魅力所在,更是一次平等深刻的行业透视。
旧文回顾:《中外歌手“乐坛论剑”,《歌手2024》到底比的是什么?》
关键词6:哈圈风评
今年哈圈不好过。
今年4月《新说唱2024》开播,就被爆出海选现场有人偷东西、往选手包里放口香糖等、厕所抽烟堵门等行为,更有选手海选没通过在社交平台diss导师,导致网友一度给《新说唱2024》冠上“中专生科举”称号。
6月,活死人与DIGI GHETTO的Beef大战从线上社交平台蔓延到音乐节现场,乐迷之间的人身攻击和后续巡演中艺人与观众的台上台下对骂,将说唱文化的“反叛精神”拖入粗暴无序的泥潭。本就来自欧美的Beef文化,如今在本地沦为圈内情绪化发泄的工具,缺乏内容深度与文化意义。
8月,派克特公开diss乙游祸害未成年,并用《恋与深空》的游戏画面做成MV,导致事件从普通的互联网嘴仗升级成为圈层对立,说唱圈此前积累的辱女、涉毒、教唆未成年人等负面案例再次被网友鞭尸不止。下半年,脱口秀演员于祥宇调侃GAI“歪嘴有冠军相”,再次引发舆论风波。GAI发文怒斥,却被评论区群嘲,让圈内文化进一步被外界标签化。
大众对说唱圈的刻板印象在今年一次又一次的风波中加深,“中专说唱”、“超雄说唱”等颇具争议的标签频繁出现在舆论中,头部艺人虽然在流量上仍能维持一定热度,但其市场号召力也正在被削弱。
而对于更多的腰部以下艺人而言,市场资源的进一步集中和圈内审美的固化,他们几乎无法突破圈层壁垒,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年,Gibb-Z黄泽在票房惨淡后公开承认演出取消,他的一番言论揭开了中腰部艺人“入场难”的生存尴尬。
2024年的哈圈,正面临内耗、外压与商业疲软的多重危机。然而,在危机的另一面,这或许也是一次文化反思与重建的契机。
旧文回顾:
关键词7:草根叙事
这一年,在娱乐行业逐渐“精品化”的趋势下,草根音乐展现了超越制作技术与市场规则的独特魅力,折射出一种未经修饰的真实,在高度工业化的音乐市场中脱颖而出。
今年5月,河南说唱之神的《工厂》MV上线3天B站播放量破200万位列QQ音乐的飙升榜,收藏数过万。同样,卖烧烤的99年农村小伙郭有才凭借一首《诺言》翻唱红遍全网,截至目前其抖音账号粉丝数达1659万。
诺米么凭借抽象神曲《谢天谢帝》爆火,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此前作品《阿普的思念》也被四川文旅、央视文旅等账号先后用于文旅宣传,更是登上了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
不得不说,今年的说唱音乐确实被草根叙事统治。6月,Asen艾志恒也发行了自己的新专辑《Life After Small Town》更偏向于叙事性和议论性,探讨了包含校园暴力、捞女、原生家庭等等很多社会性问题,在圈子内外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草根叙事虽然一直在互联网上屡试不爽,但这个趋势已成为2024年华语乐坛中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更体现了“全球本地化”的深层逻辑——通过深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以鲜明的本土符号与真实情感连接听众,同时在全球语境中寻找共鸣。
与此同时,在长期由学院派与西方元素主导的华语乐坛中,大众审美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为华语音乐打开了一条在本土与全球之间探索的多元化路径。
旧文回顾:
关键词8:银发经济
2024年,银发族狠狠刷新了音乐产业中的存在感。
演唱会门票成了当下年轻人“尽孝的硬通货”,刀郎的演唱会内场票被炒至22000元,年轻人以买到内场票为“孝顺”的最高礼遇,甚至有中年粉丝豪掷大几万只为买周边,父母发一条刀郎演唱会打卡的朋友圈就能获赞150个。
银发族不再只是音乐产业的“陪同角色”,而是以主动消费力与高度参与感成为音乐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去年上座率仅有8成的谭咏麟在《卡拉永远OK》再次翻红后购票观众约3.5万人。新白娘子演唱会赵雅芝、叶童、陈美琪的重聚,#奶奶看演唱会状态领先我30年#、#给父母抢新白门票是一种很新的孝顺#等相关话题也引起了不少的讨论。
在今年,银发族的消费力并未局限于演唱会现场,音乐消费边界被他们不断延展到线上与更日常的领域。上海锣钹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推出的“R1真采样电吹管”,凭借简单易上手的操控和逼真的音色,迅速在中老年群体中掀起风潮,成为许多人“退休再追梦”的入门工具。
社交平台上,中老年人也正在通过音乐和潮流文化的诠释打破代际隔阂。
今年4月,三个吉林60后大爷组成的行政摇滚乐队在引起了网友的注意,马歇尔音响、芬达吉他等专业设备以及熟练的solo彻底颠覆了大众对“银发族”的刻板印象。还有中老年音乐博主潮汕如姨爱唱英语歌,一首《APT.》成为朴彩英抖音账号唯一点赞的短视频。
2024年,银发族正在以强大的消费力和文化参与感,重新定义“音乐消费”的边界。他们不再只是潮流的旁观者,他们的消费不仅仅是娱乐的需要,更是文化记忆与情感表达的双重体现。
旧文回顾:《刀吹们,放过刀郎吧!》
关键词9:演唱会经济
如果说海外刮起的“霉霉旋风”已经证明了演唱会如何改变城市的经济走向,那么2024年国内的演唱会经济则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一效应推向了更广的版图。
今年,侃爷Kanye West在海口举办试听会,4万观众中,岛外观众占比超过95%,直接为海口贡献了高达3.73亿元的旅游收入。从机票、酒店到餐饮、交通,甚至周边观光景点的消费,海口以这场音乐会为契机,实现了文旅经济的全链条带动。
而在杭州,周杰伦的四场演唱会则将这一效应放大到极致。超50万观众涌入现场,仅4天带动了超过472.2万外地游客的接待量,最终推动杭州实现13.16亿元的文旅消费。这一数据背后,演唱会的意义已超越门票收入本身。
《白皮书》显示,2024 年,各地文旅积极扶持“音乐+旅游”文旅 融合模式的探索和发展,多地对于演唱会、音乐节演出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补贴。
2024年的艺人们不仅是舞台上的焦点,更是一种能撬动城市活力的产业力量,在“音乐+文旅”的不断融合中,演唱会正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增长引擎,而艺人们,则是行走在各地的“文化经济双重代言人”。
旧文回顾:《新加坡单场补贴300万美元,霉霉演唱会的独家举办权为什么这么值钱?》
关键词10:洗歌迭代
2024年,洗歌3.0时代来了。
随着SUNO、Udio,以及国内的海绵音乐、天谱乐、天工SkyMusic等AI音乐工具被广泛应用,洗歌贩子也在技术不断完善、迭代中找到了更加便捷的洗歌手法。
今年8月,歌手苏星婕怒斥的AI歌手“陆鳐”,称其利用《声声慢》《海底》《与我无关》等热门歌曲进行重构,不仅模仿了原曲的音色,还通过改编歌词与旋律创造出新的叙事,这些作品在短时间内便在社交平台上病毒式传播。
AI翻唱更是另艺人陷入了身份模糊的困扰,9月,陶喆在Soul Powe世界巡回演唱会重庆站被cue唱伍佰的《泪桥》,本人亲自吐槽:“那个陶喆版也不是我,那是AI版,别再闹了!”
今年更进阶的方式不同于过去“套壳”式的简单翻唱、改词或旋律的变体,而是从声线的精准模仿,到旋律的反逻辑扭转,再到歌词的重组与戏谑化表达,这些AI生成的作品已不再拘泥于原曲的框架,而是在二次创作中赋予它们全新的叙事方向。
比如今年几首“逆天神曲”《我是逆马》《笋子》《我是泥巴》等利用AI“反逻辑造歌”的走红,进一步激化了洗歌从音乐创作走向纯粹娱乐化内容的趋势,大肆稀释版税池。
今年,AI技术辅助下的创作手法日益成熟,社交媒体不断助推,今年的洗歌产业已经“进化”出新更强、更快、更野的新特征。
旧文回顾:
结语
2024年的华语乐坛,像一部荒诞、叛逆又跌宕起伏的时代剧本,有火光迸射的热闹场景,也有着多方角斗、暗流涌动的潜在危机。
抽象的崛起与爆款的消失,票务的冷却与出海的热潮,哈圈的低谷与草根的回归,行走的GDP与真唱的去魅,银发族消费的觉察与洗歌的野蛮生长…或许,我们正处于一个此消彼长的音乐文化转折点,所有人都被卷入时代的浪潮里,主动参与或被动影响着2025年的音乐产业走向。
我们不知道黎明将照亮怎样的未来,但跳脱以往规律的变迁与迭代,已无法放慢脚步。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