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手机,普通人的AI生活该从哪里开始
壹览商业
2024.11.22
赞 0浏览 222评论 0收藏 0

李彦 作者,木鱼 编辑

AI时代到来,手机是我们感知这场变革最日常的载体。

需要承认的是,我们爱用手机,但即便手机厂商宣传片中的智能交互功能有多么强大。多数人却仍没学会如何用手机去触碰AI。这是因为,多数人的手机使用习惯已经养成,而触碰AI功能,是探索型的行为,不是基础生活必备的技能。

那么,能否有一个新的载体,可以让普通人易上手,还能将AI真的融入生活?

在动漫《名侦探柯南》里,一架看似平常的黑框眼镜却能追踪凶手;在无数科幻片中,眼镜既能进行数据分析,还是主角的“作弊神器”。AI浪潮下,一款能观影、能办公、能翻译的智能AR眼镜,已不再只是二次元的场景。

所谓“智能AR眼镜”,是指在AR眼镜内嵌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信息叠加、实时交互和环境感知等功能,从而让AR眼镜具备更强大的人工智能性能。

如果说 2023 年是 AI 元年,那么今年就是AI+AR眼镜蓬勃发展的一年。今年以来,星际魅族、雷鸟创新等企业相继发布了AI+AR智能眼镜,苹果、三星等巨头传出布局AR眼镜的计划,Meta在9月发布的代号为Orion的首款AR眼镜原型机更是掀起行业巨浪。

即便从产品形态看,Orion还没有达到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技术状态,但该产品基于Llama 3.2的大模型应用及Meta AI的应用,为AR眼镜的使用场景进行了有价值的拓展。

离消费者更近的AI硬件

需要承认的是,AR眼镜可能是目前除了手机以外,当下普通人最普世的AI消费产品了。

眼镜本身是就是融入人类一天24小时生活的配件。眼镜的背后是视觉,人类接收信息的感官中,视觉占到八成以上。

一直以来,关于AI的讨论,主要聚焦于两个方向:基建和应用。

基建是AI应用能落地的前提。历经2023年的“百模大战”,市场对于AI大模型认知的不断加深,大模型的全球竞争也在向“重能力提升”及“重场景开发”展开。一方面,OpenAI的GPT-5仍是行业最关注的模型,另一方面,诸如百度、阿里、字节、腾讯等国内大厂也正小步快跑,不断对模型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而应用,是当下离消费更近的部分。无论是今年大火的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还是已经面向C端量产的智能AR眼镜、AI学习机、AI音箱,都是AI应用的一面。

需要承认的是,相较AI学习机、AI音箱,智能AR眼镜更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也更易被随身携带。这就意味着,智能AR眼镜的市场爆发力更大。

Snap首席执行官埃文·斯皮格尔近日接受CNBC采访时曾表示:“我认为,到2030年,我们将看到消费者广泛采用增强现实眼镜,我认为这比人们想象的要近。”

从2012年Google推出第一款Google glass,到头盔式AR产品向“眼镜”形态的转变,随着AI时代到来,更多厂商开始关注这一赛道。

就在本周,国内AR眼镜头部厂商Rokid发布了与BOLON眼镜联名的新一代 AI + AR 眼镜—— Rokid Glasses。Rokid创始人&CEO Misa更是在会上公布:销量50万副只是及格线。

离挣钱更近的AI单品

要成为AI的最佳载体,还需要关注的是产品面向C端的挣钱能力。

目前大多数的AI应用仍停留在TOB层面,对于消费者来说,AI听着无处不在,但真正能触碰到的机会却并没有太多。

AI + AR 眼镜依然小众,但增速极快,可以算为数不多被消费者注意到的单品。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R眼镜销量为48万台,智能眼镜销量为101万台。2024年一季度全球AR眼镜出货量为10万台,同比增长56%;智能眼镜出货量为26万台,同比增长217%。

那么,Rokid这款与BOLON眼镜合作推出的新品,又有哪些“能挣钱”的优势?

整体来看,这款眼镜具备这些特征:重量轻,满足翻译、相机、音乐等基本功能需求,借助AI能力接入了支付宝、钉钉等多种生态。

与以往分体式设计不同,Rokid Glasses采用了一体化结构布局,重量仅49g。Rokid产品团队将主板、电池等核心组件巧妙地集成于纤薄框架之中,使得整体造型更加接近传统眼镜样式,极大地提升了佩戴者的舒适度及便携性。

借助光波导技术的支持,该款AR眼镜能够在不影响正常视线的前提下,通过透明镜片展示出清晰细腻的虚拟界面,实现信息叠加显示效果,从而开辟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

在功能性方面,Rokid Glasses配备了一颗高达1200万像素的专业级摄像头;从硬件规格来看,Rokid Glasses搭载了第一代骁龙®AR1平台,配合2GB RAM+32GB ROM存储组合,足以应对各类复杂应用需求;此外,通过深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大模型的强大算法能力,这款智能眼镜能够轻松完成AI识别物体、AI拍照答题、AI多语种翻译、AI导航等多种任务。

续航也是该眼镜一大亮点,Rokid Glasses满电状态下日常使用可以持续使用4小时。电池可在十分钟内充电至90%,完全充满仅需20分钟,配合磁吸式充电底座设计,通过眼镜盒进行充电,让充电过程变得异常简便快捷,满电状态下眼镜盒可充满十次Rokid Glasses。

距离Rokid Glasses接受C端市场检验的时间还有半年。据 Misa透露,Rokid Glasses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正式上市开售,定价为2499元。

壹览商业看来,Rokid Glasses除了硬件功能方面超出预期,生态方面的接入更是值得关注。毕竟,AI只有接入更丰富的生态,才能彻底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更易搭建丰富生态

从需求来看,AR眼镜大概是当下距离消费市场最近的、最适配全场景的AI硬件载体。

AI 的应用场景在于丰富的行业场景。AI 能够做什么,首先需要了解面临的问题,再看如何通过 AI 技术来解决问题,也就像俗话说的“拿着钉子找锤子”,高效且有意义。开发者提供技术、行业合作伙伴提供经验,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的 AI 生态,这才是人工智能的落地之道。

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也就是说,有百分之八十及以上的成年人,是有佩戴眼镜出行的需求的。

既然需求已固定,那么围绕AR眼镜搭建更丰富的生态去适配场景,就变成了一间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我们看到,Rokid还邀请了钉钉、爱奇艺、淘宝等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他们在AR领域的创新理念与实践。具体来看:

在办公场景下,Rokid Glasses打通了钉钉应用,佩戴眼镜时可随时查看聊天并做出快捷回复,查看日程提醒、加入视频会议;

在娱乐观影场景下,Rokid与爱奇艺的合作将重塑AR娱乐格局,引领沉浸式观影潮流;

在线上购买场景下,Rokid与淘宝合作,将AR技术引入在线购物体验,推出3D商品展示和虚拟样板间功能。

不仅是Rokid,所有的AR眼镜厂商都在围绕基础场景+差异化场景下功夫。例如,除了办公、娱乐、购买等基础场景外,星际魅族尝试将AR眼镜与车结合,试图开拓AR眼镜在移动场景内的更多可能性。

与过去相比,大模型带来的智能性给AR眼镜带来了语音交互的能力,使其真正变得可用和好用。但我们也清楚,技术的每一次演进,都需要解决无数的实际问题。

无论是苹果Vision Pro、Meta还是Rokid,AI本身不会是谁的壁垒,基于AR显示和交互技术之上的硬科技、足够丰富的生态接入才是下一轮智能AR眼镜的关键词。这场关于技术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11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