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2025爱奇艺iJOY秋季悦享会在上海举办,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吴刚以“向心聚力 向上生长”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影视内容IP已不再是单纯的精神消费品,而是全面渗透进用户线上互动、线下体验、社交分享等方方面面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核心洞察,品牌主如何在大剧营销中“抢爆款、追黑马、稳流量”?怎样通过综艺实现“线上种草、线下激活”的品效销闭环?吴刚以务实视角出发,详解 AI 在场景挖掘与内容生成中的提效作用,结合爱奇艺多场景案例,给出一套可落地的IP营销实战指南,助力品牌降低风险、提升商业价值。
以下为2025爱奇艺iJOY悦享会吴刚演讲实录: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下午好。
2025年已经过了大半,大家应该能明显感觉到,人们已经开始适应大环境的压力。消费者的心态,已经从最开始的“迷茫焦虑”,转变为如今的“务实悦己”,他们越来越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一点,从今年爱奇艺IP的持续火爆就能看得出来。不管是《新说唱 2025》《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还是《生万物》,这些IP火爆背后,是消费者对高质量内容的认可,对情绪价值的认同。所以今天我不讲高大上的理论,想回归初心,用务实的态度分享一些我们观察到的洞察、玩法和趋势。
一、用户消费之变:IP 已从“被动观看”变成生活方式
首先想和大家聊的是“用户消费的变化”。现在的 IP,早已不只是 “精神消费品” 这么简单,更不是单纯让用户被动观看——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体现在线上线下的方方面面。
l 线上,消费者更愿意通过互动表达喜爱,比如他们会玩“弹幕”互动,还会参与“粉丝云包场”,为自己喜欢的明星打call,甚至在“桃豆世界”的虚拟空间里,和剧中角色直接互动。
l 线下,用户会主动“沉浸式体验”:拿着《种地吧》的衍生品在朋友圈分享,或者特意排队争取和明星见面的机会,把对IP的喜欢,变成了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二、营销玩法之变:AI赋能、IP矩阵化、艺人经纪灵活联动
用户的消费习惯在变,IP相关的营销玩法自然也要跟着变。结合爱奇艺的实践,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AI让营销更“高效”
现在AI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了,不只是用 AIGC 生成广告素材这么简单:
l 一方面能“批量挖场景”:借助 AI 对内容场景进行规模化挖掘,找到更适合植入的机会;
l 另一方面能“精准识用户”:通过 AI 分析用户人群,让营销触达更精准。
2. IP 商业化走向 “矩阵化”
从传统的展示与植入模式,衍生出更多可以体验的互动商业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化矩阵。
3. 艺人经纪转向 “灵活联动”
现在艺人与品牌的联动更灵活:比如短期合作、直播互动等,能帮品牌把明星的热度,更高效地转化成“用户心智种草”和“直接销量”。
这些都是我们和品牌共同经历的营销变革。接下来,我就结合“大剧”和“综艺”两个核心场景,具体说说怎么抓住这些变化里的机会。
三、大剧营销升级:三大策略+三重种草+AI 提效,实现“价值最大化”
在大剧营销上,我们总结了三个实用策略,希望能帮品牌实现“价值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策略 1:提前“抢爆款”
所谓“爆款剧”,是平台投入最大,演员和主创阵容最好的年度大剧,本身具有稀缺性——不管放在什么时间段都会成为年度的焦点。针对这类剧,今年我们会提前邀请核心客户参加“私享会”,请制片人亲自分享内容创作背后的故事,和品牌深度共创,共同打造年度营销大事件。
策略 2:灵活“追黑马”
这两年常有“黑马剧”出现:播前没有得到很多市场关注,但是播出后远超预期。所以我们建议品牌留出部分“机动预算”,提前设定好追投机制——只要剧上线后热度达到预设标准,立马跟进投放,不错过突发的流量机会。
策略 3:周全 “稳流量”
如果想平衡风险,还可以采用“稳流量”策略:根据用户的内容偏好、剧集热度排名等指标,把预算投到不同的成熟剧场,比如 TOP 剧场、迷雾剧场。既能保持品牌的市场声量和关注度,又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追到好内容后,用三种“种草模式”建立情感共鸣
找到优质的大剧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 IP 建立品牌和用户的情感共鸣。这里有三种种草模式可以参考:
1. 互动福利种草:把品牌产品包装成“粉丝福利”,比如剧中角色同款周边、专属折扣,提升品牌在粉丝群体里的认可度;
2. 明星加持种草:剧热播期里,演员的热度也会同步上升 —— 品牌可以借势邀请艺人拍创意中插、签短期代言,或者参与直播,营销效果会事半功倍;
3. IP授权种草:直接把产品和 IP 绑定,比如推出 IP 定制款产品,让产品变成“稀缺品”,激发用户的购买意愿。
AI 是大剧营销的“提效关键”
内容营销成功的关键还在于与场景的巧妙结合,传统的模式需要人工筛选和植入,效率低,成本高。今天有了AI,可以规模化提升场景植入的效能。
l 创作期:AI 读剧本做“场景预判”,把品牌信息提前植入剧本,变成剧情的一部分,避免生硬植入;
l 热播期:AI 快速找到合适的内容场景,投放弹幕、创可贴这类场景式广告,贴合用户观看节奏;
l 长尾期:AI 能规模化选点,在海量片库剧里找到匹配场景,批量投放广告,持续吸引用户关注。
比如百岁山的“轨迹弹幕”案例:通过 AI 快速识别剧中的江河湖海场景,让品牌弹幕和场景强绑定,观众看到江河湖海就会联想到百岁山。最终这个弹幕获得了超过10万个赞,还引发了大量网友二创。
除AI场景挖掘能力外,AIGC内容生成能力也日益提升。利用AIGC,一方面可协助团队完成创意中插的虚拟拍摄,自动生成 IP 商业授权元素,帮品牌降本增效。尤其是此前发布的“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广告主还可以和国内顶尖的AIGC创作团队合作,共创全新的广告大片。
四、综艺策略升级:聚焦头部+长短直2.0+全域种草,打通“品效销闭环”
说完大剧,再聊聊综艺。在综艺营销上,爱奇艺近年来一直秉持“聚焦头部”的内容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今年9月,今年云合综艺市占率排在前十的节目里,爱奇艺占了4席,分别是:《种地吧4》《哈哈哈哈哈5》《新说唱2025》《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
1. 内容布局:夯实综 N 代,开拓新赛道
接下来的内容布局,有两个方向:
l 一方面继续夯实综 N 代的优势,把成熟 IP 做得更精;
l 另一方面持续开拓新题材,2026年我们会上线明星户外游戏真人秀、音乐竞演、演员选拔等多赛道新综艺,进一步做大综艺版图。
2. 营销升级:“长短直 2.0”+“全域种草”
营销上,过去“长短直”是爱奇艺综艺非常成熟的标签,之前也为很多广告主打造了“品效销一体”的经典案例。现在我们已经升级到“长短直2.0”模式,其中成立了“猕猴桃MCN”短视频账号矩阵——目前在各大社交平台已运营超过1000个账号,粉丝规模突破1个亿。有了这个矩阵,我们能为合作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整合传播增值服务。
而综艺营销的新趋势就是,可以总结为“线上种草,线下激活”:在节目里,品牌通过优质内容激发用户兴趣;到了线下,再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促成消费,实现“内容传播”和“商业变现”的无缝衔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l 美团作为《一路繁花》的冠名商,在节目播出时,同步在美团 App 上线“繁花团同款路书”,网友纷纷组队去线下打卡同款美食美景;
l 统一春拂无糖茶连续两季合作《喜剧之王单口季》,今年更是联动24家城市的主流便利店,打造节目同款扭蛋机,号召网友打卡,彻底打通了“种草-引流-转化”的全链路闭环。
还有一种更深度的合作方式——共创微综艺,可以完全根据品牌需求定制。其实从去年布局微综赛道开始,微综就越来越受广告主青睐。现在我们有四种微综合作模式供选择:借势热点、剧综联动、内容共创、主题定制。比如为京东打造了《开播吧青春采销》,与劲酒共创了《食养江湖》,效果都很好,也印证了微综的优势:
l 时间短、周期快,完全迎合用户喜欢短内容的需求;
l 体量轻、预算灵活,植入方式也更灵活,能精准匹配品牌的不同需求。
五、以优质 IP 为核心,让营销事半功倍,成就经典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不管是刚才提到的新营销模式,还是那些成功的案例,它们的源头其实都是“最优质的 IP”。
爱奇艺希望能持续为广告主做两件事:一是帮大家找到好 IP,二是用好IP的破圈价值和商业价值。通过爱奇艺链接万物的触点布局,让品牌的营销事半功倍,一起成就更多经典案例。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