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得利猛攻“养生茶饮”、雀巢豪赌“精准营养”…上半年,巨头的钱都砸向了哪?
赞 0浏览 345评论 0收藏 0

文:Orient Y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封面图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制作  


2025年已然过半,全球经济局势依旧动荡。但对于跨国巨头们来说,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机遇所在。

相较于2024年,Foodaily发现在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下,食饮巨头们不仅没有减少出手机会,反而在战略投资和产品创新上的动向明显增多,丝毫没有看出“战术收紧”的意图。

从营收上看,一些企业在经过去年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后,今年上半年成功扭转了增长放缓态势,再度找到创新增长点,并在资本市场上重获青睐。

或许正是尝到“革新”带来的甜头后,眼光毒辣的巨头们才会在今年屡屡出手。半年里,他们或通过强大的资本运作收获低价优质资产为强势品类增砖加瓦,或通过打破常规的产品创新意图抢占下个机会赛道,亦或通过加大基础研究为未来的增长继续储备弹药。

从震惊全球的费列罗吞并家乐氏收购案,到可口可乐推出益生元汽水的创新之举....这些动作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坚信企业增长源于主动出击,而非被动防守。无论是“广撒网”还是“深挖井”,巨头们正以更灵活、更大胆的姿态,在全球市场与细分赛道上展开新一轮的竞逐。

半年里,都有哪些领域被巨头们所关注、下注?下一个引爆市场的机遇,或许就隐藏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巨头布局中。

1. 可口可乐:持续加码全品类,规模化是制胜秘籍

在不久前举行的二季度财报会议上,可口可乐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上半年,外部环境持续变化。为适应变化,我们始终贴近消费者,管理不断壮大的品牌组合,并加倍投入‘全天候战略’。公司正利用全球规模优势,同时强化本地执行力,以应对众多市场的复杂变化。”

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风潮涌动,但可口可乐抵住压力,交出了一份让投资者稍显安心的答卷。上半年,可口可乐实现营收236.6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合并净利润则同比增长28%至71.38亿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合并净利润同比猛增58%,至38.03亿美元。

可口可乐能够在大环境承压下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就在于其“全天候战略”,以及在此战略上的全品类多点开花。

在其主营业务碳酸饮料上,可口可乐借助社媒热点在北美推出“茶+雪碧”的创新产品,掀起新一波跨品类融合创新趋势。时隔十年,在全球市场重新推出可口可乐“分享瓶”这一IP,让可口可乐不止于佐餐、休闲的饮料,成为与Z世代年轻人有共同语言的新社交密码。

果汁饮料方面,美汁源新系列零糖柠檬水在日本市场推出后,仅用6周销量便突破1000万瓶。在社交媒体上,美汁源用户的饮用场景正从佐餐,走向休闲、户外,更是延伸至浴后。

值得一提的是其在日本市场推出的放松饮料品牌Chill Out便是主打澡堂场景,与“放松”概念互相绑定。该品牌在今年5月上线了一个情绪识别AI网站——压力检查镜(【ストレスミラー 印象チェッカ】),让消费者能快速识别到自己是否正在散发“班味”,进一步强化其放松属性。

茶饮料上,可口可乐在日本市场推出全新红茶品牌「红茶花伝 无糖」,将锡兰红茶与佛手柑花结合,茶体清爽并带有柑橘香气,上市两周销量突破100万瓶。并首次对其大单品「壶煮大麦茶」在口味和包装上进行了重大更新,使其香气更加浓郁,回味更加清爽,该产品在2022年初次发售时年销量便超过3亿瓶。

1756434724412932.jpg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

在运动饮料领域,可口可乐二十年来首次对水动乐(Aquarius)的配方和外观进行全面更新,重点在口味上根据消费趋势调整了酸度和苦味的平衡,回味更加清新爽口,以适应正在快速复苏的日本运动饮料市场。

益生元汽水赛道这几年越发火热,可口可乐终于亲自下场推出益生元苏打水品牌Simply Pop,以期在快速增长的健康饮料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软饮料外,可口可乐也加大了对夜间场景酒精饮料的开发。比如美汁源Minute Maid在海外市场推出了以伏特加为基底的美汁源柠檬水和粉红柠檬水。据Future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到2033年全球即饮鸡尾酒市场预计将达到36亿美元,而伏特加相关产品在2023年的占比就已超过19%。

1756434736774873.jpg

图片来源:Red Tree Beverages

他们还对日本市场最负盛名的「柠檬堂」做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品牌升级。其中无糖系列首次将“鲜味”作为平衡口感的核心,采用独特加热工艺提取柠檬皮精华,弥补了无糖饮料易苦涩的缺陷,以“五味平衡”理念(甜、酸、咸、苦、鲜)实现清爽口感,适合搭配日式料理。

上半年,可口可乐在亚洲市场尤其表现强劲,有力推动了整体业绩的增长,并且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一季度财报中特别提到,受中国、印度和巴西市场驱动,全球单箱销量增长2%。

可口可乐也正在加大对亚洲市场的投入。7月太古可口可乐公司在越南西宁省落成斥资1.36亿美元的大型饮料生产厂,年产能高达10亿升,是可口可乐在越南规模最大、首座荣获LEED金级绿色建筑认证的饮料工厂。

2. 雀巢:押注重点品牌,带动整体增长

“我们的重点将放在确信能够取胜并创造价值的空间——也就是高端领域。依托重点品牌,全面布局健康科学赛道——这对我们至关重要,是我们的战略核心。长寿、体重管理、可负担的营养、女性健康等领域,未来存在着巨大机遇。”新上任快满一年的雀巢首席执行官傅乐宏(Laurent Freixe)在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会议上强调道。

财报显示,雀巢上半年的总销售额达到442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3979亿),有机增长率2.9%。从品类上看,糖果类产品的增长最为强劲,在增长率和市场份额上都得到了提升。

增长动力之一来自产品创新。2月,KitKat与雀巢咖啡合作推出新款摩卡KitKat,主打搭配咖啡食用。在欧洲市场,KitKat推出面向放松休闲场景的全新威化巧克力。7月,雀巢在英国推出以烘焙为灵感的糖果系列,包括布朗尼风味的Aero、模仿薄脆曲奇的Milkybar和香草芝士蛋糕风味的Munchies。

1756434753326396.jpg

图片来源:雀巢

雀巢今年最大的一起收购也发生在糖果品类。3月,雀巢收购了徐福记剩余40%股权(此前的60%股权于2011年以17亿美元收购),实现全资控股。此次收购或可为雀巢2025年全年营收增长带来更大增量。(2024年,糖果业务在雀巢大中华区全部销售额中占比16.1%,而在全球销售额中占比为9.2%。)

在其他战略重点领域,如即饮咖啡和新兴市场的宠物护理业务,雀巢也实现了强劲增长。被雀巢视为增长引擎的6个全球创新“重大项目”(Six Big Bets)*在上半年合计销售额突破2亿瑞士法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六大业务的增速达到了雀巢集团整体增速的四倍。

* 6个全球创新“重大项目”包括能恩Sinergity、雀巢咖啡浓缩咖啡液、美极空气炸锅调味料、巧克力烘焙零食、普瑞纳旗下金字塔型猫粮Gourmet Revelations及雀巢咖啡多趣酷思Neo咖啡系统。

3月,雀巢在日本市场推出「Nescafe Iced Blend」。雀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冷冻干燥技术应用到咖啡产品中,以扩大对于喜爱冷饮的年轻消费群体的影响力。

1756434766116728.jpg

图片来源:雀巢日本

也是在3月,雀巢在英国首次推出专为冷饮设计的即饮冰拿铁系列,据雀巢报道全世界有20%的咖啡以冷饮方式售卖。

5月,雀巢分别在欧洲和美国推出咖啡浓缩液产品,以扩大其在各自市场的产品组合。该咖啡浓缩液已于2024年率先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推出。在中国市场,雀巢即饮咖啡3月推出生椰拿铁、桂花龙井拿铁两款新品,通过在地化的创新打破了原有的风味边界。

在六个重大项目中,雀巢在NAN Sinergity的“益生菌+HMOs”专利优势上持续发力,5月嘉宝推出全球首款HMO配方米粉产品,7月惠氏启赋在中国市场首发全球首款同时添加10种HMO、专利B.infantis益生菌与MOS低聚半乳糖的婴配奶粉。

而空气炸锅调味料则是雀巢六个重大项目里的另一大重磅产品,今年上半年分别在欧洲、亚洲、南美及北美等多个市场推出,并针对性地做了地域化创新。比如在美国,旗下冷冻食品品牌Stouffer's推出了三款专属市场调味料:照烧鸡、大蒜帕尔马干酪鸡和橙子鸡。

1756434775259180.jpg

图片来源:雀巢

上半年,雀巢在生产与物流建设上投资频频。2月,雀巢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向墨西哥业务投资10亿美元,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6.75亿美元建设一座新工厂。

4月,雀巢宣布投资2.5亿令吉(折合人民币约4亿元),在马来西亚巴生港口建造一个综合物流中心,预计在2026年首季启用。在津巴布韦,雀巢投资5016万元,计划将早餐麦片产能提高35%以上。

1756434785630071.jpg

图片来源:雀巢

生物科技和深度智能技术则是雀巢未来重点投资的两个领域。

生物科技方面,雀巢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孕产妇、生命早期和医学营养创新,支持健康长寿、女性健康、体重管理等新增长平台,具体包括开发下一代筛选检测、增强精准发酵能力以及强化临床研究计划,继而推动精准营养产品以及新一代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包括后生元和合生元)的开发。

深度智能技术领域,2026年,雀巢在瑞士奥尔贝的系统技术中心将正式启用,该中心专注于开发先进的传感器系统、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机器人技术。这些技术旨在提高运营效率并促进创新产品的开发,例如智能咖啡机和自调节设备。

傅乐宏表示:“在生物技术和深度智能技术的创新能力将通过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和加速雀巢的数字化转型来推动增长。通过效率释放投资,实现雀巢推动更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创新和增长的良性循环。”

3. 亿滋国际:经典产品微创新不断,咸味零食成增长加速器

亿滋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冯朴德(Dirk Van de Put) 在年初的纽约分析师大会上分享道:“消费者依然享受饼干、烘焙零食和巧克力,亿滋将加倍努力推动这些品类的增长。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良好的平衡和定位,针对糕点和面包的开发计划对公司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

1756434799822079.jpg

图片来源:亿滋国际

亿滋国际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3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第二季度净收入增长 7.7%,主要得益于有机净收入增长5.6%和收购恩喜村带来的增量净收入。

虽受原材料波动影响,糖巧成本不断上涨,但亿滋上半年仍持续在经典品类上进行产品创新。比如继今年年初推出方形趣多多后,亿滋又一次将奥利奥变方了,4月在英国市场首次推出限定方形奥利奥。

在中国,奥利奥推出的寻味八方系列,将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到户外出游,深度撬动春日场景的消费热情。

7月,亿滋与好时宣布合作,将奥利奥饼干和Reese's 花生酱结合在一起,秋季在美国市场推出两款新的混合口味零食:Reese’s Oreo Cup和Oreo Reese’s Cookie。

1756434813103534.jpg

图片来源:好时

4月,在粉丝的强烈意愿推动下,亿滋在美国推出首款甜咸风味奥利奥——巧克力椒盐卷饼味,Instagram上发布的预告帖短短一周就收获8000余个赞。

亿滋咸味零食部门主管Steven Saenen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最近这段宏观经济动荡时期里,亿滋发力咸味零食组合,尤其是丽兹饼干去年在美国的家庭渗透率有所提高,在饼干市场中的份额获得了可喜增长,并且是其咸味零食中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丽兹在去年的销售额接近15亿美元,增长势头相当强劲,而在过去六七年里其销售额实际增长了近5亿美元。”

除了传统的饼干、巧克力和糖果,Foodaily发现冰淇淋是亿滋这半年重点拓展的品类。3月,亿滋在中国上新冰淇淋新品饼干脆皮棒和mini甜筒,同时官宣与比利时焦糖饼干品牌Biscoff的合作将进一步拓展到冰淇淋领域。

战略投资方面,4月亿滋宣布将对瑞士的Toblerone制造工厂进行约6500万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5.78亿)的重大投资,用于升级巧克力和牛轧糖制造设备,以及提升工厂的基础设施和物流能力。6月,亿滋在苏州的研发中心新大楼正式启用,将研发能力从单品类迈向多品类。

4. 费列罗:上半年最活跃的资本操盘手,究竟野心有多大?

大环境承压下,谁是今年资本市场最活跃的食饮巨头?或许毫无悬念会是费列罗。这家出身意大利的糖果企业正在全球市场通过真金白银的买买买,迅速扩张其食品帝国的版图。

年初2月份,费列罗宣布从Bio-Nutritional Research Group手中收购Power Crunch。Power Crunch是一家专注于蛋白质零食的品牌,成立于1996年,其推出的广受欢迎的蛋白质零食产品组合,包括各种威化棒以及2024年推出的高蛋白薯片。

7月,费列罗连续出手,发起了两项跨国收购案。7月10号,费列罗宣布以每股23美元现金,即总价值31亿美元的报价(约216亿人民币)收购美国早餐谷物巨头家乐氏(WK Kellogg),此举将使费列罗直接获得家乐氏在北美深耕多年的销售渠道,显著强化其市场布局,费列罗也因此一举成为零食赛道的领跑者。

1756434826125713.jpg

图片来源:WK Kellogg

7月14日,费列罗旗下美国费拉拉糖果公司宣布对欧洲糖巧巨头CPK集团的收购要约进入独家讨论阶段,如果最终成功收购,费拉拉将获得一系列欧洲市场的主要糖果品牌,包括英国经典品牌Terry's Chocolate。

收购之外,费列罗也不遗余力地在产能建设上追加投资。4月,投资4.45亿加元扩建其位于加拿大布兰特福德的生产设施。6月,又宣布将在法国Rouen市区投资9500万欧元,其中3000万欧元用于欧洲最大的能多益巧克力酱工厂Villers-Écalles,6500万欧元用于在Barentin和Cléon创建两个物流站点。

1756434835106886.jpg

图片来源:费列罗

产品创新上,费列罗延续了其在资本上的大手笔风格。5月,费列罗北美宣布在Sweets & Snacks Expo上推出其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创新系列。其中包括:

  • 60年来首次对能多益Nutella的口味进行创新,将Nutella可可榛子酱独特的奶油味与美味的烤花生相结合。

  • 推出方形形状的经典费列罗糖果品牌Rocher,包括全新的立式包装,使其更利于分享食用。

  • 联名Dr.Pepper,推出全新口味的Tic Tac糖果,以扩展其风味组合。

  • 此外还有Butterfinger的全新口味,白巧克力版本的CRUNCH巧克力棒和适合儿童的健达Kinderini Cookies。

费列罗2024年财报显示,其投资于产品创新和产线建设的总资金已达到 9.58 亿欧元,同比上涨18%。仅从这半年的投资情况来看,2025全年费列罗的投资又会来到一个新的高度。

5. 三得利:剑指4万亿日元营收,力争成为像可口可乐、尊尼获加一样的全球品牌  

“从个人角度,我想达成的目标是拥有全球性的产品。例如,可口可乐和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在世界各地都能买到,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培育出这样的产品。”这位在年初刚上任就提出四万亿营收目标的三得利新社长鸟井信宏,在5月接受日经采访时再度放出“豪言”。

建立一个全球知名的食饮品牌,或许已成为三得利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7月,三得利宣布了2026年新的中期经营计划,其中特别提到未来将推动核心品牌实现有机增长,并通过并购实现非连续性增长。

1756434852107162.jpg

图片来源:三得利

上半年,三得利同样不留余力地进行着海外扩张。首先,三得利将其最受欢迎的即饮鸡尾酒产品-196°C重磅推向了全球市场。在美国,先是从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等4个州开始发售,从2月24日起则将销售区域逐步扩大到21个州。3月在德国推出,4月又在英国不包括北爱尔兰的全部地区推出。

Foodaily了解到,三得利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196°C已完成本土化生产,7月连续数十日霸榜抖音商城鸡尾酒畅销TOP1。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也为该品牌带来了超量增长,其财报显示-196°C在今年上半年销售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2024年财报显示,三得利全财年合并收入为34,179.4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651.8亿元),同比增长4.0%,营业利润为3,289.42亿日元,同比增长3.7%。

从区域表现来看,三得利在日本本土的营收占比48%,其次是亚洲和大洋洲地区(20%)、美洲(17%)、欧洲(15%)。海外营收占比达52%,同比增长5.1%,成为公司常年保持增长的动力引擎。

在去年增长最快的亚太区域,三得利正在不断推出差异性产品抢占市场。

在泰国,三得利动作不断,尤其是功能性食品。5月,三得利旗下健康和保健企业 Suntory Wellness 与 NBD Healthcare 联合推出名为 VISTRA Sesamin Night Time 的新补充剂。该产品含有有助于改善睡眠的芝麻素化合物(三得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植物提取功能成分)。7月,又推出两款全新口味的特别添加维生素的即饮燕窝饮品,分别针对免疫和神经健康。

1756434864115204.jpg

图片来源:三得利饮料食品(泰国)

在中国,无糖茶市场面对农夫山泉和果子熟了的两面夹击,三得利今年明显加快了推新速度:

  • 1月,推出采用100%铁观音乌龙茶叶”制成的「清香乌龙」。

  • 3月,从经典汉方中汲取灵感,推出全新养生饮品牌——三得利焕方,包括五红饮、玫瑰黄芪饮两款产品。

  • 3月,推出植物茶系列新品——黑豆茶。

  • 4月,以白牡丹茶叶搭配枇杷花,推出茶清萃枇杷花白茶。

1756434871557562.jpg

图片来源:三得利

在日本市场,三得利上半年则将重点放在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上。

  • 2月,三得利推出日本首创浓缩饮料新品「Home Drink Bar百事可乐」,瞄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饮料DIY自制需求,其「Home Drink Bar」系列在2024的销量迅速扩大到预期的两倍水平。

  • 3月,以全球海内外流行口味趋势为灵感,结合在各个品类累计的技术优势,三得利打造了「Craft Boss World TEA」系列新品,进一步扩大其在茶饮品类的产品矩阵。

  • 5月,推出旗下零糖啤酒品牌「完美三得利啤酒(PSB)」的艾尔啤酒版本,该品牌自去年12月经过内容到包装的全面更新后,1月销量同比增长153%。

  • 针对佐餐场景,三得利创新性将果皮应用在RTD产品中,于4月推出「THE PEEL」柠檬皮浸渍酒。产品独有的柠檬清香和微苦口感,为那些觉得“即饮酒太甜不太适合佐餐”的消费者带来新的选择。新品推出后仅用两周时间销量就突破44.6万箱,达到年预计销量的30%。

1756434882455061.jpg

图片来源:三得利

6. 卡夫亨氏:将创新视为增长引擎,不断开拓多元化场景  

年初的纽约分析师大会上,卡夫亨氏首席执行官Carlos Abrams-Rivera曾表明:要继续将创新视为公司取得成功最具前景的途径。上半年,卡夫亨氏也确实在产品创新上加足了马力。

首先,针对最富知名度的番茄酱,卡夫亨氏采取了大刀阔斧的革新模式。先是在3月推出用于蘸薯片的番茄酱,6月又推出首款无添加配方的「亨氏零度番茄酱」。8月,与全球最大连锁冰沙品牌Smoothie King推出限量版「Tomato Ketchup Smoothie」,此举突破了番茄酱的传统餐饮场景,通过冰沙载体触达到更多的Z世代消费者。

其次,秉承“将产品范围扩展到番茄酱以外”的承诺,亨氏在2月推出了「Flavor Tour」系列,包含墨西哥式街头玉米、韩式甜浓BBQ和泰式甜辣三款地域风味酱汁。6月,与芥末生产商Mustard合作推出的亨氏芥末酱(HEINZ MUSTAAAAAARD)在美国限定回归。

1756434899769623.jpg

「Flavor Tour」系列 图片来源:卡夫亨氏

除了调味品,卡夫亨氏尝试在饮料品类上破局。他们在3月推出含酒精苏打水「Crystal Light Vodka Refreshers」系列,首次将 Crystal Light 引入酒类领域。同月,旗下腌渍蔬菜品牌Claussen推出了腌酸黄瓜水Just The Brine,将社媒流行的电解水喝法带到包装产品中。

植物基是卡夫亨氏在产品创新上的另一个重点领域。4月,卡夫亨氏推出首款植物基甜点Jell-O 燕麦牛奶巧克力布丁。7月,又和智利AI食品科技初创公司NotCo一同推出便携杯装辣蛋黄酱Kraft NotMac & Cheese。

1756434909628823.jpg

图片来源:卡夫亨氏

上半年,为寻求业绩增长,卡夫亨氏也在不断剥离低增长业务,以扭转其表现不佳的食品杂货部门的命运。

7月10日,卡夫亨氏宣布将其在意大利的婴儿与特色食品业务出售给意大利知名食品饮料生产商NewPrinces,交易预计今年底完成。

此外,卡夫亨氏正在实施可能重塑其品牌组合的战略转变,探索剥离其他几个增长较慢品牌(包括 Velveeta 和 Oscar Mayer)的可能性。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为你推荐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8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