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量暴涨60倍!控糖界新晋“顶流”,让盒马、山姆集体“上头”
赞 0浏览 376评论 0收藏 0

文:Yomi Xu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玛士撒拉


在控糖减糖成为新品“标配”的当下,低GI概念逐渐走红。

奶茶党们可能已经发现,在霸王茶姬产品详情页上,低GI已成为继咖啡因、卡路里之后又一醒目的健康标识。喜茶也紧跟步伐,引入了主打“慢升糖”概念的低GI原料L-阿拉伯糖调味糖浆。

1755765611107458.jpg

图片来源:小红书@霸王茶姬、77撑到扶墙走

前不久获批“新食品原料”的阿洛酮糖,也在主打不升糖、不动胰岛素以及抗肥胖的低GI特性。

其实,低GI概念并非最近才有,它曾长期作为糖尿病医学营养的一部分服务于特定人群。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觉醒及代谢性疾病负担加剧,叠加“低脂低卡”、“清洁标签”、“无糖”等健康浪潮的推动,尤其在无糖茶饮市场爆发的铺垫下,低GI概念自2022年起加速渗透,并在2024年显著突破原有医疗特需的小众边界,成长为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重要赛道。

艺恩营销智库数据显示,2024年低GI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度同比激增146%,互动量增长200%,热度可见一斑。

1755765626133562.jpg

图片来源:艺恩营销智库

数据统计周期:2022年1月-2024年6月(抖音、小红书、微博及其他社媒渠道)

在观察这一蓬勃发展的赛道时,Foodaily特别注意到一家代表性企业——玛士撒拉(Methuselah)。成立于2012年的玛士撒拉,最初是服务900多家医院重症患者的医学营养领军者。如今,它凭借在控糖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跨界至大众消费市场。

其推出的控能鸡胸肉肠、DGI低GI坚果脆等产品,已成为山姆会员店、胖东来等渠道的年销破亿爆款,并于近日完成超亿元的B+轮融资。

1755765635109502.jpg

图片来源:玛士撒拉

当前中国低GI食品市场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作为从专业医疗领域成功跨界大众消费的先行者,玛士撒拉如何打破“严肃医疗”与“日常消费”之间的壁垒,让低GI食品走入寻常百姓家?

1.政策利好、企业快跑,低GI的春天真的来了?

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简称 GI)衡量的是食物进入人体后,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长期摄入高GI值食物,易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1755765659900440.jpg

图注:低GI(≤55)、中GI(56~69)、高GI(70~100)

图片来源:verywell health

低GI食物普遍富含高直链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及多酚等物质,核心特征在于缓释能量。

相较于单纯追求“0糖”、“低糖”的去糖化方式,“低GI”更侧重于调节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率和稳定性,有助于维持更持久的饱腹感与精力水平,并减少因血糖骤降引发的饥饿感和情绪波动。

因此,低GI≠无糖,可视作健康控糖理念在科学维度上的进阶。

当前,中国低GI食品产业正迎来政策东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等国家战略明确将低糖低GI食品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更将其技术列为攻关课题,提供了坚实的顶层设计与创新背书。

在政策持续驱动下,中国低GI市场潜力加速释放。全球低GI食品板块保持着6.5%的年均增速,中国市场表现更为亮眼——2021年中国低GI健康食品规模已达1762亿元,年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上。

与早期市场相比,当前中国低GI市场正经历显著变化:

一方面,从疾病管理到全民健康,低GI的核心受众群有明显的延展。从最初主要服务于具有刚性需求的群体,如中国庞大的1.4亿糖尿病患者及前期人群、近4亿肥胖体重管理人群以及约3亿60岁以上老年人。如今已拓展至更广泛的健康追求者,覆盖健身塑形、皮肤管理、延缓衰老等多元群体。

另一方面,低GI食品品类也在快速扩张并向中式饮食渗透。低GI食品已从有限的品类拓展至主食、零食、代餐、茶饮、乳制品等广阔领域。其中,馒头、包子、面条等低GI主食产品的兴起,有效缓解了传统高碳水主食与血糖控制之间的矛盾,展现出较强的用户粘性。

产品创新方向也在持续深化,从初期的简单减糖、使用低GI糖替代、或采用鹰嘴豆、燕麦、青稞、坚果等天然低GI食材,扩展到融入桑叶提取物等新型控糖元素或专利成分。

Foodaily汇总分析了当前国内低GI产品概念与品牌,发现呈现几个明显趋势:

1755765677140954.jpg

(可点击查看具体细节)

图片来源:Foodaily自制

1、传统食饮巨头正与新锐品牌共同发力

早在2012年,伊利旗下的舒化品牌研究团队便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低GI食品研究,2020年伊利欣活纾糖膳底配方奶粉获得GGU颁发的《低GI食品认证证书》,成为中国首款“低GI奶粉”,也是国内首款通过低GI食品认证的低GI乳制品。

如今,君乐宝、康师傅、旺旺、好想你、洽洽、盼盼、徐福记等知名食品品牌纷纷入局低GI赛道,覆盖众多品类。值得注意的是,深耕医学营养领域的玛士撒拉等品牌也成功跨界进入大众低GI食品市场,成为重要的新兴力量。

2、功能复合化正成为产品升级的关键方向

低GI食品已超越单一减糖功能,向复合营养方向发展。常见做法是在保障低GI的基础上,强化添加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基础营养素,或针对特定需求融入益生菌、维生素等。

例如,乐百氏的低GI塔格糖益生菌奶茶,同时添加天然稀有糖塔格糖和4种1200亿活性益生菌;悦鲜活低GI零乳糖牛奶在实现牛奶减碳低GI的同时,采用三重滤膜技术解决乳糖不耐受问题;江中猴菇食养饼干在低GI认证基础上,融入碳酸钙以强化养胃功能。

1755765695460569.jpg

图片来源:乐百氏、悦鲜活、江中食疗

3、新零售渠道正成为推动低GI在中国普及的特色路径 

叮咚买菜、盒马、山姆等新零售平台,凭借对“干净配料表”和“健康无负担”理念的深刻理解,正积极布局低GI食品。虽然占比尚不高,但平台普遍在低GI产品页面添加标识及科普信息,侧重速食面点等中式食品,并积极创新自有品牌。

其中,叮咚买菜率先创建了低GI食品专区,其明确表示计划开发全品类、全场景的低GI产品。其2025上半年数据显示,带有“配料干净”标签的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低GI商品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不足百万,跃升至近6000万,增长迅猛。

1755765707127610.jpg

图片来源:叮咚买菜

据《盒马十周年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盒马自有品牌低GI系列不断扩展,其低GI主食复购率显著高于普通同类商品。

1755765715731411.jpg

图片来源:盒马

此外,品牌与新零售渠道合作定制低GI商品的模式也日益成熟。如山姆与OATLY推出的低GI燕麦奶、与徐福记合作的低GI燕麦藜麦蛋糕等,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1755765725501965.jpg

图片来源:山姆

2. 高价、难懂又难吃?低GI食品的“不可能三角”有解吗?

低GI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要问题是消费者认知普遍模糊。塔望线上消费调研显示,真正了解低GI概念的消费者仅占14.02%,从未听说过的占比高达54.21%。认知不清导致消费者难以区分不同低GI产品的价值,易陷入同质化认知。

1755765743219419.jpg

图片来源:小红书@快乐农场主小李、健康问问好、于承音

其次,市场教育与认证规范亟待提升。不同第三方实验室的认证标识设计各异,有的含证书编号,有的仅标注“低GI食品认证”,缺乏统一标准,削弱了认证的可信度和消费者信任度。

第三,也是更现实的挑战,在于价格、美味与营养的平衡难题。部分低GI食品在提升营养的同时,口感体验可能受到影响;价格方面也存在溢价现象,例如盒马同规格沙琪玛,低GI无糖款价格比含糖款高出40%以上,成为阻碍部分消费者尝试的门槛。

面对这些痛点,行业内已有探索实践,例如叮咚买菜联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制定低GI标准并投入科普;江南米道培育低GI功能性稻米产业链。其中,一些具有医学营养背景的品牌,其专业基因在建立控糖信任感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

玛士撒拉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企业,凭借其“医学营养+新零售”的独特发展路径,在应对前述市场痛点方面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实践思路。在Foodaily主办的“银发营养2.0”创新私享会现场,玛士撒拉市场负责人应邀分享其成功经验,核心总结为以下三点:

1、建构信任:专业基因反哺消费认知

玛士撒拉的核心能力,植根于在特医食品领域上的积累。其开发的用于重症患者的营养产品“愈素”已进入200多家三甲医院。

1755765770335217.jpg

图片来源:玛士撒拉

2014年,针对妇产科专家提出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缺乏真正低GI又好吃的零食”这一痛点,玛士撒拉将“愈素”的配方思维移植到饼干上,诞生了第一代DGI饼干,帮助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血糖。

这奠定了其“把医院级营养标准融入日常食品”的研发逻辑,精准定位在“专业需求与大众痛点”的交汇处,服务对象从妊糖孕妇、糖尿病患者拓展至健身人群、职场女性及银发族。

面对控糖和体重管理需求日益专业化,玛士撒拉并非简单强调“特医”概念,而是通过展示“100+医院营养科选用”的客观事实作为专业背书。其产品采用清晰的数据化“健康标签”代替晦涩术语,在外包装注明推荐食用量,并借助试吃活动和社交媒体内容,以通俗方式传递低GI价值。

这种“权威+易懂”的组合拳,有助于弥合专业认知与大众理解之间的鸿沟,较快地建立消费者信任。同时,玛士撒拉持续与多家三甲医院营养科合作建设“医学营养配方库”,有助于提升品牌在糖尿病等特定人群中的识别度,促进了医疗场景与日常消费场景的关联。

2、产品共创:利用新零售渠道获得一线反馈 

玛士撒拉重视与渠道的合作,并利用此途径获取真实用户反馈。

盒马、山姆等新零售渠道已经聚集起一批关注健康品质、且愿意为专业优质产品付费的消费者。玛士撒拉不仅将这些渠道视为销售通路,更深度参与到用户需求洞察和产品开发优化中。

例如,在与叮咚买菜合作定制DGI面条和馒头时,基于用户对“暄软口感”的反馈,玛士撒拉优化了发酵工艺和原料配比,在保持低GI特性的同时提升了蓬松度;针对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最终使健康升级版的面条、馒头定价与普通产品持平,其馒头产品上架后取得了突出的销量表现。

1755765824116039.jpg

图片来源:玛士撒拉

玛士撒拉还采用差异化的渠道定制策略,避免渠道间同质化竞争,让消费者在不同平台能买到独特的产品。

3、全域场景触达:满足不同人群的精准需求 

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还需要精准触及其生活场景,并在细节设计上体现针对性。

例如在银发营养领域,玛士撒拉观察到老年人既关注营养补充,也看重便利性。因此,其DGI系列产品采用了小包装设计(如“3颗坚果脆+一盒牛奶”的组合),便捷满足部分营养需求。同时,通过与第一医药、小象超市、盒马等渠道合作,方便子女线上下单直接配送给父母。这种“专业营养结合便捷服务”的模式,有助于提升老年用户的复购意愿。

再如DGI五黑坚果脆,在通过权威低GI认证满足专业健康需求的同时,也适用于早餐或下午茶等日常场景,提供了良好的食用体验;该产品还被延伸应用于婚庆场景(如作为喜糖),体现了品牌将专业健康价值融入多元生活场景的尝试。

1755765841209435.jpg

图片来源:玛士撒拉

3. 结语

放眼全球,新加坡在糖尿病防控上的高效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其防控体系曾被《柳叶刀》评价为"城市国家慢性病治理的典范"。

该体系的核心在于供给侧的制度建设,对食物健康的系统性管理——超市低GI标识普及、餐馆营养份量透明化、含糖饮料强制分级标签,充分验证了完善制度与标准对释放低GI健康价值的关键作用。

对标新加坡的成熟实践,中国低GI食品产业虽前景广阔,但当前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在于需求侧的市场教育、消费激发与规模再扩张。参考国内无糖茶“东方树叶”从寂寂无闻到风靡市场的成长历程,其本质正是健康需求被成功唤醒、市场基础被有效夯实的生动例证。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供给侧的制度建设与需求侧的市场教育形成有效闭环,依托政策引领、技术创新、企业深耕与持续健康需求爆发的四重合力,中国低GI食品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东方树叶时刻”。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为你推荐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8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