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时零售内卷,商家还剩多少利润?
TOP小助手
一天前
赞 0浏览 230评论 0收藏 0

即时零售又要“血洗”零售业态?在外卖大战将即时零售重新带入大众视野之后,总能看到实体商家的担忧。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即时零售的迅猛势头。新事物的出现是对旧事物的继承发展,即时零售是对实体零售、乃至传统电商的变革,而不是摧毁。因此对商家来说,即时零售虽然带来挑战,也必然伴随着机遇。

1747725091115880.png
即时零售现状:跑马圈地,规模扩张  

京东美团互相叫板、饿了么淘宝横插一脚,此次打得热火朝天的外卖大战,其实正宣告着即时零售的新一轮竞争来临。

为什么这么说?从用户层面看,外卖对应的是用户的高频需求,目前的即时零售对应低频需求,二者的共同点是对即时性的高要求;从平台层面看,即时零售是对外卖的延伸,已有配送网络、商家资源、用户基础的平台更占优势,而品类更丰富的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新的增量。

实际上,即时零售不是新概念,而且仍在高速增长。据商务部数据,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就达到6500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万亿,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速达到15%,是具备确定性的增长赛道。

1.png

图源联合资信

高速增长背后是激烈的竞争——平台大力投入资源、推出扶持政策,互相倾轧,在未来两三年间,美团宣布闪电仓数量将从超3万个增长到超10万个,饿了么放言将开出10万家“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京东则意图将50多万家合作门店提升到150万家。

另一边,个体商家却面临“卖一单赔一单”的困境。为了吸引客户,低价战愈演愈烈,起送价从最初的20元降至现在的9.9元,甚至0元起送,在数量迅速增加的同行竞争下,不少商家平均客单价缩水了40%。与此同时,平台抽佣高企、配送成本攀升,让中小商家在内卷中艰难求生。

1747725091115880.png

挑战和机遇:效率与利润的博弈

在即时零售的高速发展进程中,商家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目前来看,即时零售的发展并不均衡,规模效应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大多数商家只是“炮灰”,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向,剩下的商家也举步维艰。

首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三四线城市的即时零售渗透率较低,出现商家扎堆在一二线城市卷低价的现象。

其次配送品类不均衡,大众对即时外送的印象还与餐饮绑定,配送的非餐饮品类占比较低,而非餐饮类实际上是在抢传统电商的生意,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有待扭转。

最后,即时零售的配送成本较高,配送效率还需提升,因此有的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采用“众包骑手+商家自配送”模式,在闲暇时间自行配送一些近距离的订单。

但挑战与机遇是一体两面的。一二线城市陷入低价竞争的同时,2024年1-8月,美团的县域订单量同比暴涨54%,有望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县域用户对即时性的依赖不亚于城市用户,如母婴急用、节日酒水礼赠、深夜购药等场景下的紧急需求,但又没有城市用户那么多样化的选择,因此不少观点认为,“即时零售的终极战场在县城。”

2.jpg

此外,随着全供应链管理、全流程数字化发展,科技的赋能也在逐步提升分拣与配送效率,AI选品、无人机配送等技术已经有平台进行探索。

1747725091115880.png

破局之道:别再“弯腰捡钢镚”,实现“价值竞争”

即时零售的竞争焦点需要从流量转向效率,面对内卷,商家可以从两方面突围:

一是技术赋能效率,提升传统供应链响应速度。即时零售的核心是“快”,而供应链效率直接决定了履约成本与用户体验。例如闪电仓采用AI补货系统和动态定价算法,AI补货系统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销售趋势,自动调整库存水平,应对订单波动;而动态定价算法能根据库存情况、市场需求、竞对价格策略等,实时调整商品价格。

二是差异化定位,避开平台低价战。即时零售在高速发展中,涌现出许多新兴赛道或细分领域。如今已有商家入局宠物粮、鲜花、下沉市场的县域生鲜,探索“服务+零售”的混合模式,形成自己的差异化。

即时零售的终局并非零和博弈,而是通过技术、供应链与用户洞察的深度整合,让商家在“快”与“省”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5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