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京东外卖大战,搅动了沉静已久的互联网圈。
很显然,舆论已起势,是有利于京东的。究其原因是战略和战术上的胜利。
商业效率VS企业价值观,价值观完胜
京东跟美团这一架为什么要打?怎么打?
先看一下竞争格局:
美团外卖一天8000万单,京东刚刚达到500万单。在用户、商家早已对美团形成依赖的情况下,要知道改变习惯有多难,如果以常规逻辑来打,胜算可以说不大。
京东聪明就在于,没有正面硬刚,而是用好了手里最好的武器——舆论。
为什么这么说?先看看美团为什么会成功,简单来说是效率和成本的成功。
效率背后牺牲了什么?牺牲了对人的关注。
还记得2020《人物》发布了一篇文章吗?——《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揭示了外卖骑手生存困境。
承接的单量、超时率、差评率、投诉率,这些平台为了提升效率的重要的数据指标,却成为压在骑手身上的大山。
所以美团一直以来最容易被诟病的,就是它之所以成功的立足根本:用算法尽效率所能,对“骑手”群体进行“时间剥削”,来极致的满足用户效率。
而对于美团来说,这成为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京东来说,不是商业不是技术,这场战争夺的不是一城一池,而是 “民心向背”。盯着美团最本质的“商业核心”来打。
在当下商业叙事,已经追求效率和价值之间的天平,逐渐在倾斜向更有人文关怀的企业。能否创造价值,能否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比创造财富更加重要。
复盘大战始末,成功具备哪些要素
再看战术。
从执行层面,抓住对手的弱点重拳出击,没有一拳打在空气上。
想必大家都知道,事情是从这封公开信开始的。
公开信非常犀利的直指问题的核心“二选一”和骑手的不公平待遇。
于理,京东给出相应4点举措:
于情,从情绪上,公开奉劝某平台:
“快递小哥安全置若罔闻、餐饮从业者的艰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每一点都是涉及普通大众最基本的利益,每一点都站在了“弱势方”的立场,向强者呐喊。
而这封信,就成为了,整个舆论起势的“原点”。
准备好了干柴,就差一把火了。把它放在社交媒体上,点燃大众心中的火。
我们复盘一下事件的传播脉络,先从公开信发布的第一天(4月21日),看看发生了什么?
【原点】公众号、微博为主要信息源,微博为主要事件的发酵平台。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整个事件在微博是如何发酵的。
公众号
京东黑板报 2025.4.21 08:30
微博
京东外卖 2025.4.21 08:51
京东2025.4.21 08:55
第一波:【起】从“骑手”入手,收买人心。
第一波,我把它称之为“起”,决定着事件有多大的爆发力。
在@京东外卖 @京东 发布信息的20分钟后,
025/4/21 09:14:05 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名 #京东称有外卖骑手遭遇2选1#
接下来,陆续发酵,登上9个微博热搜,拉开商战帷幕,并将商业大战推到了公共层面讨论。
第二波:【承】刘强东放下身段,弯下腰成为服务者,与广大的劳动人民共情。
第二波,称之为“承”,打出了隐藏牌,做了热度最好的承接。
好久没有露面的刘强东,以最“亲人”的的态度回归到大众视线,也是本人近10年以来,再一次 “亲自上一线送外卖”。这个举动再次以个人行为强化了问题的核心,关心骑手、关心基层劳动人民,解决社会问题的形象。
而这段“火锅”讲话的视频,迅速在媒体发酵。
刘强东视频中,肉眼可见的 “苍老” ,举着酒杯强调,一定要给每一个骑手上社保,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有社保,对骑手、快递小哥兄弟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现实中的强者,在网上越有弱点越容易共情,刘强东也老了,网友一下子被触动了。再加上对骑手、快递小哥的关注,再次引发普通人的共情。
在意料之内,接着公开信发出之后的晚上,又上榜了3个热搜。
第一天热度没有衰减,4月22日上午,接着延续21日的“二选一”和刘强东送外卖的话题讨论,而这同时,伴随美团的回应,#美团 京东# 话题下,关于商业战的分析也随之升级。
承的作用是,对抗热度的衰减,很显然刘强东的出面,带动了第二波的热度。
第三波:【爆】爆单-崩了-免单-用户好感加强。
经过前两波的准备蓄力,一天时间的发酵,不仅为京东外卖引来大量关注度,也为平台增加了大量用户,给商家增加了大量的订单,导致系统崩了。
在4月22日,12:27分,#京东外卖崩了# #京东外卖有商家爆单#登上热搜第一名,网友下单导致外卖爆单、系统崩了。
@京东外卖,在上榜之后,一个小时内,迅速致歉并发出解决方案,给出“超时20分钟免单”的政策。
崩了-道歉-免单,通过“崩了”的处理态度,再次获得好感。“就信你们这样的良心企业”“支持JD,支持刘总 ”“此刻第一热搜;愿京东外卖越来越好!”
4月22日下午15:00,#京东外卖超时网友晒退款截图# 也登上了热搜第一位。普通用户都下场,表示真实收到了免单的退款。不仅承接住热度,还带动饿了第三波爆点,让更多的用户和网友卷入话题的讨论。
总结一下,传播脉络,从4月21日早上到4月23日,通过三波话题传播,【起-承-爆】从微博上榜发酵到不同平台,将一场商业事件,演变成了一场全民热议的社会事件。
据统计微博上榜60+,抖音上榜5个,小红书上榜5个,微博总话题阅读量超过12亿,完成了一次价值观的执行落地。
「人心」将是未来主战场
或许,从体量上看,美团并没那么在意目前的京东,但是人心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是可以改变潮水的风向。
京东此次舆论战的胜利,本质上是一场价值观叙事对效率叙事的超越。
我们能得到的启示不止是这次事件的本身,而是无论从时代的情绪,还是舆论的世界的法则,都在说明一件事:
叙事变了。
传统的商业成功因素(如效率、成本)可能正在被新的价值观(如员工福利、价格亲民、高管亲民)所补充或替代。
商业竞争从流量争夺提升至价值观博弈。
我们更喜欢,对员工好、把员工当家人的胖东来;
我们更喜欢,能把价格打下来,让年轻人也能享受IP带来快乐的名创优品;
我们更喜欢,即使千亿总裁,还可以跑外卖与小哥称兄弟的京东。
越是强者,越要弯下腰。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广大的网友为你传播,为你点赞,为你出谋划策,送你上热搜。
当京东用”兄弟叙事”破局、胖东来以”家人逻辑”制胜、名创优品借”快乐平权”崛起,这些案例共同昭示着:
当潮水转向时,真正能改变风向的从来不是体量,而是直抵人心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