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都没想到,这支耗资800万美元的视频,竟然来自两位素人——
外星人试图用牵引光束“偷走”人类手上的多力多滋玉米片,两相争执间,飞碟由于反作用力过于强大而爆炸,荒诞幽默的剧情向我们再现了多力多滋一贯的直接、有趣、无厘头,赢得了广泛关注。
迪伦·布拉德肖和内特·诺维尔正是视频背后的作者。两位内容创作者从征集期到半决赛、决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多力多滋超级碗广告片的内容主创。这支30秒的广告片,被多力多滋以800万美元的价格投放在超级碗的广告时段,而托举他们的,正是品牌时隔近八年重启的广告征集大赛——“冲击超级碗”(Crash the Super Bowl)。
2006年启动,2016年落幕,2024年回归,这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大赛之一是如何穿越周期,完美融入Z世代的?

玩法升级,全面拥抱社交媒体
2024年9月,多力多滋通过社交媒体首度官宣重启“冲击超级碗”大赛,设置半决赛、决赛两轮投票筛选,最终获胜者可赢得100万美金,并获得将自己创作的广告发布在超级碗赛事上的机会。
历经近10年的空白,多力多滋在大赛上的玩法进行了全面升级,舍弃了传统的电视广告,多力多滋正在从大赛全流程全面拥抱社交媒体:
1、选题发布。本次大赛创意不设限,多力多滋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了九大选题,为参赛者提供内容创作方向。参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场,从选题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进行内容创作。
多力多滋选题参考(来源:Tiktok)
2、赛制解读。区别于传统上仅将大赛简介以静态文字形式置于参赛网页的做法,多力多滋利用短视频的及时性和可互动性,精心制作并发布了由真人出镜解读的视频。解说者以高昂的音调和饱满的情绪分析赛事规则,不仅传递了必要信息,相比冷冰冰的静态文字,也赋予了传播过程更多的人情味和感染力。
真人讲解视频(来源:Tiktok)
3、分享进程。从大赛征集启动,到半决赛、决赛投票,再到公布赢家和幕后花絮,多力多滋每个阶段的成果都被分享在社交平台。在这一过程中,网友们成为了大赛的见证者,更是推动大赛进程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是品牌、创作者与网友共同完成了这一项赛事。
多力多滋社交媒体博文(来源:Tiktok)
8年前,因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传统广告遭受冲击,“冲击超级碗”赛事悄然退场;8年后,多力多滋全面拥抱社交媒体,用新玩法和新渠道冲破挑战,为“旧赛事”找到了“新出路”。
情感共振,用“怀旧+解构”击中Z世代
除了玩法升级,多力多滋今年还在赛事推广上下功夫,以其“英雄归来”的形象,打出了一手“感情牌”。
在官宣图的制作上,多力多滋摒弃了传统的海报做法,选择将自有的核心资产“三角形玉米片”作为创意原点,用三张图片打造了一个信息详实的冲突场景——左边红字男子手举三角形纸牌,威胁玉米片“如果不制作一支多力多滋广告,那么你将会被炒鱿鱼”,右边的本尊大惊失色“等等,什么鬼?!”
多力多滋“冲击超级碗”官宣图(来源:Tiktok)
后两张通过事实确认的方式补全了比赛的两大权益,认命的玉米片号召网友给予帮助,并给出了参赛方式——
多力多滋“冲击超级碗”官宣图(来源:Tiktok)
众所周知,作为多力多滋的支柱产品,玉米片每年为品牌贡献着上亿的销售额。甚至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多力多滋玉米片已经具有“改变生活”的意义,他们喊出了 "No Doritos, No life"(无多力多滋,不生活)的口号。
如今,品牌以三角玉米片的产品形态登场吸引用户注意,并用场景设定的方式,将广告征集包装成“恶霸裁员”的幽默场景,更加原生地融入信息流之中,可以说,这一支简单的征集广告就已经凝练了多力多滋的核心创意,并为暌违八年的归来营造了声势。
作为一个深谙社媒玩法的“网红博主”,多力多滋在全网拥有近400万粉丝。针对本次赛事,多力多滋通过Tiktok、Twitter、Instagram等渠道发布征集令,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裂变性吸引年轻群体,也试图召集那些陪伴多力多滋大赛长大的群体:
从素人中来,到素人中去——多力多滋邀请KOL在各大城市街头进行随机采访,给路人观看往届大赛精彩广告片段,询问TA们对这些广告的看法,顺势发起新一届广告大赛的邀请。这些真实生动的采访片段被制成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冲击超级碗”街头采访(来源:Tiktok)
与其追忆,不如重聚——多力多滋邀请了历届大赛中的优秀创作者,让TA们重温自己当年出演的广告片。这些曾经的“草根明星”在镜头前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出演经历,展现出多力多滋包容不设限的创意风格,由此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
主创重温广告片(来源:Tiktok)
老话重提,承前启后——除此之外,多力多滋品牌官方还亲自下场,翻出了多年前网友在超级碗广告下的留言评论,进行“自我鞭尸”。选择阅读这些略带负面的评论,不仅是直面自身在营销上的不足,也是在呼吁更多素人创作者加入投稿的队伍。
官方阅读评论(来源:Tiktok)
正如其在推广语中所说:“你觉得你能做一个比这更好的广告吗?让我们看看你有什么”多力多滋暗示大众现有的广告作品并非不可超越,如果能够借此激发参赛者的斗志和创造力,多力多滋将会为TA们提供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决赛投票期间,多力多滋还邀请了本次超级碗的参赛队伍之一——堪萨斯酋长队参会,分享他们对入围短片的看法,并为本次大赛加油应援。
酋长队观看广告片(来源:Youtube)
从整体来看,多力多滋打出的感情牌穿透了三个圈层——玉米片聚焦多力多滋本身的产品和品牌受众、橄榄球运动员吸引关注体育运动的球迷受众、怀旧广告则扩展至超级碗乃至大范围的美国民众。KOL的加入、不断触达的受众和高频次的社媒互动,助力多力多滋用近半年的时间,将这场广告大赛做成了一场大型营销事件。
而从2006到2024,这场大赛背后又有哪些变与不变的品牌哲学?
为什么“冲击超级碗”能穿越周期?
2006年,多力多滋开放广告创作权,发起“冲击超级碗”大赛,用户提交30秒短片即可参赛。十年间累计收到3.6万件作品,孵化出《超声检查》、《多力多滋狗狗》等经典案例,甚至助力素人导演跻身行业顶尖。
2024年,多力多滋通过社交媒体官宣“冲击超级碗”的回归,在近半年的时间里,通过赛前造势、赛中互动、赛后发酵构建完整传播周期,收获上百万观看和互动。
为什么多力多滋总能成功?TOP君认为主要源于这几点:
大胆放手,让用户成为品牌叙事的主角
依托于以“用户共创”为核心的品牌哲学,多力多滋相信“用户的创意比品牌更懂用户”。
而作为品牌商业广告投放的主场,超级碗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全民文化狂欢。正是这种全民性,让用户共创有了顺理成章的可能。
当其他品牌还在用转发抽奖收割数据时,它早已构建起“创作-展示-激励”的情感闭环,这种自发的信任不仅降低了广告制作成本,更让消费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情感共鸣。
用幽默与荒诞,化解广告功利性
在《超声检查》中,主角因为多力多滋太好吃以至于孩子提前出生;
在《多力多滋狗狗》中,狗狗们因为主人吃多力多滋而变得疯狂;
在《绑架》中,外星人也来抢夺人类的多力多滋;
……
盘点历届的超级碗广告,可以看出,多力多滋的广告往往打破常规,呈现出一种荒诞不经的效果,也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惊喜。夸张、大胆和幽默是品牌广告中创意永恒的主旋律。
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严肃的政治议题可能会因社会环境产生变化,但幽默作为一种心理需求,永远有市场。
因此,多力多滋广告大赛才会数十年如一日地讲述幽默命题,期望以一种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产品,让愉悦的感受充斥观众的观看体验,提升品牌好感,而这也是“冲击超级碗”永葆青春的秘诀。
借势流量,成为流量
历经数十年,超级碗依旧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它所带来的流量,仍然不计可数。据广告商披露,今年超级碗期间,广告商们为30秒的广告时段支付了近800万美元,而这800万美元,实际触达了1.26亿观众。很难说这不是一场砸钱换收益的活动。
多力多滋作为超级碗的常客,也凭借大额的投入和搞怪的创意赢得了巨额回报。据统计,在超级碗比赛周,多力多滋常驻网购零食销量榜TOP1,且总体销量也呈增长趋势。
在社交媒体上,多力多滋针对冲击超级碗大赛的每一条博文,都打上了#DoritoCrash和#SBLIX(Super Bowl LIX)的标签;在品牌Youtube账号发表的视频中,超级碗广告相关视频的观看量远远超过其它视频……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只要超级碗存在,“冲击超级碗”大赛就能获得关注。
多力多滋官方平台视频(来源:Youtube)
多力多滋的案例证明,成功的营销不仅是“吸引眼球”,更是“赋予用户权利”,从素人广告到全民狂欢,品牌利用社交媒体发挥UGC的最大价值,在超级碗这个“美国春晚”的舞台上,完成了一场关于信任和创意的双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