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树叶们”注意,时隔千年,重新征服世界的历史机遇来了!
赞 0浏览 506评论 0收藏 0

文 Giselle Yin,Yomi Xue,来源 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2025新春,可以说是近年来中国人最振奋的一个春节!


从TikTok难民挤爆小红书,带来中外网友民间“建交”盛况,到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全球科技界震动,继而,《哪吒2》成为全球十亿美元票房俱乐部首部非好莱坞影片...2025一开年,中国征服世界的新符号接连诞生!


有冲击,有锋芒,也有开放和包容,让世界改观,全球最大投资银行之一的德意志银行甚至评论,2025,是中国企业和中国资产崛起的一年,“中国将通吃世界”(China eats the world)。


这当然不是中国资产第一次“通吃世界”。扎入农耕文化,Foodaily看到了另一枚征服世界的中国符号——【茶】


Deepseek未来会对世界的影响,尚未可知,但【茶】,这种中国原产的农作物,早已凭强大的包容性,以千年为单位,完成了全球渗透。可以说,【茶】,是中国文明对世界最优雅的征服。


而结合对全球茶饮料市场的长期研究,不仅是科技界的Deepseek、文娱界的《哪吒2》,在食饮领域,Foodaily认为:【中国茶】,将在全球迎来“重新征服世界”的重大历史机遇。


为什么我们这样说?


过去,【中国茶】历时千年,完成了一场“温柔的世界征服”。而现在,中国国力大幅提升,全球经济红利尚未见顶,各国茶饮新品类在演变和爆发,以及东方树叶、小罐茶、霸王茶姬等优秀的中国茶企 ,更是具备了中国茶“布道者”的实力。


“中国茶”书写“新历史”,已成熟!


本文看点:

1、茶叶起源:红茶、煎茶...全球茶饮,根在中国

2、茶道东渡:从“茶叶”消费到“茶液”消费,茶的东渡日本“变形记”

3、东茶西渐:皇室嫁妆、海上扩张、战争殖民和全球“变异”扩张的英式茶文化

4、新茶革命:品类爆发,全球生活方式剧变下,茶生意的新爆点

5、盛于国朝,中国茶企正迎来全球崛起的历史新机遇


万茶归宗:中国茶的全球绽放


谈到世界各地流行的茶,你会想到什么?


可能会是英国的红茶,印度的阿萨姆红茶,日本的煎茶……就像挤爆小红书的海外友人一样,他们的IP地址十分丰富。


但翻看各国对于茶起源的描述,文字中一定会共同指向中国。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王安石在《议茶法》中记载:“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中国深厚的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农尝百草。秦汉之际,茶已从野生走向人工栽培,并被郑重载入史册。唐朝,陆羽《茶经》问世,标志茶道及茶文化正式形成,并于宋朝达到鼎盛,茶宴、斗茶等风雅活动盛行,茶香弥漫于文人雅士的诗酒生活,也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烟火。


1739503437182067.png

宋 刘松年 《撵茶图》

图片来源: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


在本土茶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茶还通过宗教、礼仪、贸易等多种途径,在过去的两千年中,完成了世界传播,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


在传播中,中国茶以强大的文化包容力、温润细腻的渗透力,与各国的本土文化、生活方式完成了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茶道东渡:中国茶,
在日本扎根、生长与创新


日本的茶文化源于中国,但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极大的本土化改造,已经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体验之一。


在唐代,日本将中国文化视为一种先进文化,并先后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在这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中,遣唐使也了解到了中国茶,并将其与佛教一起传回了日本。


不过,在这一时期,茶在日本的定位还不是一种大众饮品,主要是贵族、僧侣等阶层能享用,本土的茶道文化尚未发展。很多人也把茶当做药物,人们认为茶可以改善头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1739503452717296.png

图片来源:ACTIVITY JAPAN


到了宋代,一名叫荣西的日本禅僧来到中国游学,并成为了推动茶在日本普及的关键人物。


在游学中,荣西学习了茶的种植方法和制茶工艺,并将其带回了日本,这成为日本茶叶种植技术提升的起点,各地寺庙开始建造茶园和种植茶叶。


荣西还写了《饮茶养生记(喫茶養生記)》一书, 有观点认为这是日本第一本专门研究茶的书。在书中,荣西描述茶“是养生仙药,也是延年益寿的妙术”, 让更多人知道了茶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健康饮品。


同时,容西也在积极向镰仓幕府的当权者进贡茶叶,并宣扬茶的益处,由此,武士群体开始关注茶提神、提升精神专注度的作用,并为了提升武术修行开始饮茶。


1739503465218816.png

荣西画像


时间来到 1336 年至 1573 年的日本室町时代,在这一时期,日本美学兴起,茶道随之崛起,简单的茶道“侘茶”初具形态,被后世所继承。


安土桃山时代,日本茶史上的标杆人物——“茶圣”千利休定义了茶道的四大精神:和、敬、清、寂,并设计了简化茶道的仪式和茶室的设计,提倡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器具,将饮茶升华为“道的修行”,对日本后世茶道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1739503490191663.png

图片来源:日本国家旅游局


进入江户时代,来自中国福建的隐元禅师将泡茶的饮用方式传入日本,饮茶方式进一步简化,用茶壶泡茶的饮用方式快速流行起来。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新的制茶工艺——煎茶,通过蒸汽杀青工艺制茶,茶不再是贵族武士专享,开始作为一种嗜好品在平民阶层扩散,现在,煎茶依然是日本消耗量最大的茶叶种类。


1739503496114554.png

图片来源:煎茶堂东京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伴随着日本闭关锁国政策结束,日本茶也迎来了重大的转折点,成为一种出口商品,为国家经济做着贡献。随着出口增多,日本的茶园规模以及制茶技术也在同步提升。


直到明治后期,日本茶叶出口减少,国内消费成为支柱,日本国民对于茶的消费也开始进入“近现代”模式。


自此开始,茶作为一种对国民健康有益的饮料再次受到关注。为了振兴茶业,饮茶、“吃茶”。


1739503504234953.png

明治时代,火车站会用陶瓷茶壶作为容器贩卖茶饮,这种容器被称为“火车土瓶”,图片来源:伊藤园 茶文化创造博物馆


装茶的容器变化是对这种变化最直观的展现。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连用茶壶泡茶的饮用方式都显得有些繁琐。不仅是中国人烦恼“年轻人为什么不喝茶”,日本人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烦恼。


为了尝试提升国民的饮茶消费,1980年,伊藤园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罐装乌龙茶;1985年,世界上第一款罐装绿茶面世,这也是伊藤园的即饮绿茶品牌「Oi~Ocha(お~いお茶)」的前身;1990年,伊藤园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塑料瓶装绿茶(1.5L装)。


随着当时超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渠道的扩张,即饮茶在汽水、果汁等含糖饮料之外,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方便易得的健康饮品,佐餐、解渴皆宜。如今,在商店和自动售货机上买茶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1739503518122567.jpg

伊藤园发明的罐装茶,图片来源:伊藤园


即饮茶的普及,让人们开始从购买“茶叶”转向购买“茶液”,便利度提高,但这种“破格”的创新也对日本传统茶屋造成了冲击。


部分传统茶屋认为应该让更多人记住“真正的茶到底应该是什么味道”,展开了自救行为。于是,1989年,当时在京都老字号茶屋茶游堂工作的林屋和成决定使用日本茶来制作一些能充分展现茶的特色和风味的食物。


经过测试,林屋和成最终选定了抹茶和西式甜品的组合,抹茶呈粉末状,可直接与其他食材混合,风味损失最小,和甜品的组合既中和的茶的苦,又压制了甜品的甜腻。


最终,试做的抹茶松露巧克力行情大好,抹茶甜品开始流行。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茶屋之外,日本乐天、不二家、明治、森永等头部零食、冰淇淋制造商也纷纷推出了许多抹茶味的产品。


1739503536128127.jpg

图片来源:全家便利店


其中,哈根达斯被公认为是推动了抹茶甜品成为日本的常规产品的品牌。1996年哈根达斯发售的抹茶味冰淇淋产品完成度极高,冰淇淋入口的瞬间就可以感受到抹茶独特的香气。这一口味成为了哈根达斯第二受欢迎的口味,仅次于香草味。


2001年,星巴克也开始销售“抹茶奶油星冰乐”,引起了一波抹茶热,“抹茶”逐渐成为被广泛认知的常规口味。市面上添加了抹茶的饮料、零食甜品等也越来越多。


抹茶甜品的成功,是茶的现代化享用方式的代表作。随着全球赴日旅游的流行,抹茶口味也成为日本对外宣传本国茶文化的新名片,抹茶制品是不少海外赴日游客的必买纪念品,成为“茶”的风味魅力全球化传播的全新载体。


1739503536891145.jpg

图片来源:星巴克


一份嫁妆,
开启英式茶文化全球扩张


尽管对于中国人来说,咖啡作为“欧美国家传统饮料”的认知更为深入人心,但实际上,欧美地区喝茶的历史更为悠久。


当然,不管是和中国相比,还是和日本相比,欧美国家喝茶的历史仍相对较短,不过约400-500年的时间,但要看全球影响力,英式茶文化的影响更为广泛且深远。


放眼全球市场,很多人提起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英国的红茶,英国在19世纪的殖民扩张,使得茶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商品,同时推动了全球茶叶产业的发展。


而这场旷日持久的茶文化扩张的起源,是一份嫁妆。


1739503551164725.jpg

图片来源:凡尔赛宫油画


葡萄牙和荷兰是欧洲茶叶贸易的先驱。


16世纪初,大航海时代初期,葡萄牙就开辟了东方航线,建立澳门据点,接触到了茶。17世纪初,“海上马车夫”荷兰揭开了中欧茶叶贸易的序幕,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被描述为“一种治愈所有疾病的神秘东方神药”,在药房出售,也逐渐在部分欧洲大陆贵族中盛行起来。


这一时期,英国人虽然也接触过茶,但还不了解这种新鲜玩意儿的喝法。


直到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甘萨(Catherine of Braganza)嫁给了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这成为了英国茶文化史上划时代的一年。


作为当时的强国皇室成员,这位葡萄牙公主不仅通过联姻增强了英国的竞争实力,还带来了奢侈的嫁妆——她搭乘七艘船只抵达英格兰时,带来了大量的金钱、珠宝、香料,两个繁荣的港口,以及糖和茶。


在嫁入英国前,凯瑟琳就习惯享用茶饮,在英国也坚持饮茶,还会将珍贵的茶和糖混合在一起饮用,并在社交场合向宾客提供茶水。


17世纪的英国人嗜酒,酒文化繁盛,而充满神秘华丽的东方魅力和历史底蕴的茶提供了一种温和、优雅的社交饮品选择,这逐渐被贵族们纷纷效仿。


《茶叶帝国:征服世界的亚洲树叶》一书中提到, 茶在英国的传播主要得益于三种人群:艺术鉴赏家、商人以及宫廷贵妇。


可以说,正是凯瑟琳皇后将饮茶的习惯,以及来自中国和日本的茶具、瓷器茶碗等引入了王室,使“饮茶以享受”的风俗在整个王宫中传播开来,并奠定了英式下午茶文化的基础。


这也是后来,很多高端茶品牌推出以“皇后”命名的茶叶产品的原因。“皇后茶(Queen’s Tea)”成为某些高级茶会的标志性元素。


茶不仅塑造了一种优雅的皇室文化和社交礼仪,也让英国看到了新的商机,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将茶叶大量进口到英国。这一时期,茶叶价格昂贵,仅限于贵族和富人消费,被视为奢侈品。


1739503584529161.png

喝茶的凯瑟琳皇后


从17世纪到19世纪,茶受到了从贵族到商人、中产、平民阶层自上而下的推崇。


随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对于印度和锡兰这些新的茶叶产地的开发、以及工业革命的推进,一系列事件让英国摆脱了对中国茶叶进口的依赖。


由此,茶叶进口量的增加,价格下降,不仅是贵族下午茶的社交消遣,工人阶级也开始普遍饮茶。茶不仅能解渴,还能提神,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成为英国劳工阶层的必备饮品,并与牛奶、糖搭配形成了今天经典的“英式奶茶(Milk Tea)”。


1739503584574861.jpg

图片来源:川宁


19世纪,英国通过全球殖民扩张,建立起无可匹敌的海上霸权,贸易网络扩展,也将英式茶文化传播到了多个地区,尤其是印度、斯里兰卡、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属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此后又在各国产生新一轮的本土融合。


如在美国,随着美国独立,1900年左右出现的茶包和冰茶极大的改变了美国人的饮茶方式。


茶包是一位叫史密斯的美国商人在伦敦发明的,却在更追求效率和便利性的美国人之中流行了起来。受炎热气候和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推广等因素的影响,冰茶(Iced Tea)也在美国更为流行,和英国饮用热茶的传统截然不同。


此外,来自中国的绿茶,以及草本茶(herbal tea)等本土替代品和咖啡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1739503603746558.jpg

冰茶,图片来源:TESCO REAL FOOD


而在印度,红茶种植兴起,拥有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等多个著名的红茶品种,其独特的风味、种植环境和市场定位享誉世界。1947年印度独立后,政府鼓励本土茶叶产业,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同时大力发展出口市场。如今,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生产国之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茶文化进入黄金时期,下午茶风靡,Tetley(泰特利)、PG Tips、Yorkshire Tea、Lipton(立顿)等本土茶叶品牌兴起,茶叶进入工业化时代。随着商用袋泡茶(Tea Bags)和速溶茶的发明,茶叶消费更加亲民、便捷,让英式茶文化深入人心。


品类变革,茶生意的全球爆点


茶的角色转变,始终和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上至贵族文人,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都能找到享受茶的方式,丰俭由人。


得闲时,茶是消遣和品味;忙碌时,茶可以提神,是更实用的解渴饮料和情绪抚慰。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剧变,人们对茶的价值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也推动着新的品类机会诞生。


正如前文提到的,当茶在上游贵族之间流行的时候,饮茶搭建了一个高雅的社交场,不管是中国传统茶艺、日本茶道还是英式下午茶,都是饮茶人消遣和展现品味、实力的道具。


当茶开始进入现代化的传播阶段,饮茶群体越来越广泛,其饮用方式也在越来越简化与标准化,相较于传统的需要冲泡的散装茶,包装茶叶、茶包、即饮茶、速溶茶等新品类相继诞生,繁荣。


其中,从“冲泡”到“开盖即饮”,瓶装的即饮茶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具有颠覆性的变革了。尽管诞生之初也遭受了诸多的质疑和批判,但最终却在世界各国迎来了流行。


在中国,冰红茶流行了二十多年,“神饮”地位难以撼动。随着当代年轻人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增加,无糖茶又爆火了起来,经历数十年的蛰伏,从“最难喝的饮料”变成“最强水替”,品类玩家数量井喷,行业的“千茶大战”有目共睹。


1739503609110484.jpg

图片来源:东方树叶


在日本,受到50~60年代碳酸饮料等新品类的冲击,以及饮食多样化、西化的影响, 1975 年左右开始,绿茶(叶)市场开始迅速失去增长动力。


而随着伊藤园相继推出罐装乌龙茶、煎茶以及大容量、500ml小容量塑料瓶绿茶产品,开创了新品类,扩大了茶的饮用场景,直接带动了绿茶饮料的消费量增加。目前,据日本全国清凉饮料联合会数据,茶系饮料已经是日本饮料市场生产量第一的大品类。


1739503614961200.jpg

图片来源:每日新聞


而在中国出海热门目的地东南亚,日本的无糖茶巨头——三得利早在2013年就在泰国推出了乌龙茶品牌TEA+,进军东南亚市场。


现在,TEA+依然是三得利在泰国市场的重要支柱产品,已经成为泰国乌龙茶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泰国乌龙茶品类市场份额第一的品牌,受到茶爱好者和注重健康的人群的喜爱。


泰国饮料市场中甜饮料占据主导,但三得利百事饮料(泰国)有限公司三得利产品集团高级市场经理 Junishiro Takata曾在2023年的一篇公开报道中表示,泰国的液体饮料(LRB)市场竞争激烈,即饮茶市值超过 15 亿泰铢,市场份额高达 15%。


泰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并开始转向饮用纯茶,低糖或无糖茶饮市场不断扩大,与过去 2 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50%(数据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此外,低糖或无糖茶饮爱好者的数量占即饮茶的27%,且占比持续上升。


1739503639110578.jpg

图片来源:三得利


在欧美市场,对更丰富的茶饮料的需求也在显现。


以北美市场为例,Fact. MR的报告显示,北美占全球即饮茶市场的60%。美国茶叶协会的数据显示,瓶装茶占北美茶叶消费量的近70%,其中红茶为主要消费品种,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


瓶装茶的便利性帮助其从传统茶饮市场突围,相对于碳酸饮料的健康益处推动市场进一步发展,百事、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在茶饮料赛道均有布局,在茶饮料赛道占据了竞争上位。


如百事与联合利华共同运营的高端即饮茶品牌Pure Leaf,强调使用新鲜采摘的茶叶进行冲泡,不添加人工成分,以满足消费者对天然和高品质饮品的需求,在追求健康和天然饮品的消费者中获得了良好口碑。


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高端即饮茶品牌Gold Peak,则主打 “家庭自制口味”(Home-Brewed Taste),强调其茶叶采用高品质原料,更接近自家冲泡的茶饮体验。除了全糖、微甜、无糖多种甜度选择的冰茶,也推出了茶拿铁系列,迎合不同茶饮爱好者的需求。


1739503639311507.png

图片来源:PURE LEAF


此外,作为亚洲茶品牌的代表,日本的伊藤园也开始抢占北美茶饮料的市场,主打无糖绿茶和乌龙茶,吸引注重健康的消费者,以及北美的亚洲消费者,目前在沃尔玛、开市客等商超渠道,以及便利店、电商平台、亚洲超市渠道均有布局。


1739503663847769.jpg

图片来源:伊藤园


消费者对健康、低糖饮品日益关注,而茶饮料的清洁标签、天然低糖、茶多酚成分抗氧化等等属性标签,让即饮茶市场持续扩张。


此外,新的成分组合、口味等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在进一步增加,即饮茶原料来源更加丰富。


在红茶之外,绿茶、花草茶、薄荷茶等新种类不断增加。同时,一些小众品牌,如主打有机茶的Steaz和手工冷泡茶的Argo Tea也在利用高端健康定位抢占市场份额。


1739503663989300.jpg

图片来源:GO SUPPS


可以看出,在海外市场,对无糖茶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海外华人群体,而是有着更广泛的消费潜力人群,对传统红茶品类之外的新品类需求也在增加。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茶始终在健康、社交、文化、精神各个层面,为人类提供一种优雅,但人人可消费的饮品,正如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所说的:“茶的妙处,在于它能让人在忙碌之后,找回一丝恬淡和闲适。”正是这样的独特性,让茶在新的时代,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新航海时代,
中国茶“布道者”的历史机遇和使命


唐人陆羽在其《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


国朝,指的是唐朝,唐朝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通过丝绸之路、海上贸易以及外交等多种途径,将中国的文化、思想、技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


也正是这一时期,中国茶文化繁荣,并迎来了征服世界的高光时刻。


而当下,全球生活方式巨变带来茶文化变革,中国国力跃升和全球影响力提升带来全球扩张的底气,Foodaily认为,中国茶正在迎来再次“征服世界”的历史机遇。


从大环境来看,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全面崛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文化,都在受到越来越多国际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中国茶要再次完成在世界舞台的占位和认知重塑,需要解决几个核心问题:更适应现代大众生活的饮用方式,产品的工业化和标准化,以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输出。


在中国茶饮相关企业家的前瞻布局、以及相关企业们的长期深耕下,中国茶已经储备了一大批有实力、有情怀的新时代“布道者”。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东方树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东方树叶已经从无糖茶生产技术、中国茶文化文化融合、茶的饮用场景上,完成了中国茶向大众生活渗透的条件验证,解决了中国茶在本土市场的现代化改造,其现代化、标准化、便捷化、大众化、刚需化、情绪体验的属性完善,也具备了在世界范围进一步传播的条件。


对于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本人来说,也怀着让中国茶再次走向世界的个人理想。


2024年8月10日,钟睒睒在央视《对话》节目,发表了这样一段言论:“茶实际上是非常非常中国的,具有中国魂的一种产品。我就要用工业化的手段要组织农民的集约化,让茶普及千家万户,重新从中华大地成为一种非常优雅的文明,再次向世界上传播。”


1739503678111938.png

图片来源:CCTV2《对话》


中国新茶饮品牌集体开启“大航海”时代,“杀”向海外市场,也为中国茶的新一轮全球征服打起了“头阵”。


霸王茶姬、喜茶、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各大新茶饮品牌“下南洋”“闯欧美”“东渡日本”“延至中东”,足迹遍布全球,通过品质管控、风味革新、文化融合等方式,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高品质的茶饮新体验。


20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期间,喜茶、霸王茶姬等品牌更是将快闪店开到了巴黎街头,让东方茶再次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新名片。



1739503691593623.png
1739503691689584.png

图片来源:霸王茶姬、喜茶


从过往来看,中国茶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世界人民的生活,但当下,中国茶却在全球舞台上缺乏真正的品牌影响力,也缺乏整个品类的认知。


纵观世界茶品类,各国茶的现代传播和立顿等一众现代化的茶饮品牌密不可分,这些品牌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解决了茶制品工业化、标准化的难点,利用上流社会塑造的茶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传播。


Foodaily认为,当代中国新茶企们的崛起,对中国茶传播难点的克服,对茶文化的挖掘、对新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对上游生产的现代化改造,都在中国茶的再次传播中,提高了产品创新落地的可能性和传播效率。


不过,路在哪?怎么走?前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对于未来,或许还没有人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但,我们相信,当老一辈茶饮企业家坚守着对“中国魂”的情怀和理想主义,将中国茶全民普及,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和企业使命结合在一起,当新一代新茶饮品牌开辟新战场,展现出“若前方无路,我便闯出一条路”的创新拼搏精神与披荆斩棘的锐利闯劲儿,中国茶企,一定会是中国茶文化新一轮世界传播的关键推动力。


Foodaily作为具有使命感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在这一次历史机遇下,希望陪伴中国企业,让中国茶再次以“中国茶”的身份,重回世界舞台!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2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