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告别上一代高管
壹览商业
2025.02.14
赞 0浏览 291评论 0收藏 0

作者 李彦,编辑 木鱼

又一位京东“老人”离职了。

近日,据多个媒体报道,京东健康首任CEO辛利军已正式离开京东集团。

辛利军于2012年加入京东,曾担任京东健康CEO、京东零售CEO、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等职务。在京东工作12年间,他主导了京东健康的组织架构搭建,并推动公司于2020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健康。

辛利军离开京东早已有迹可循。近年来,他逐步卸任多个职务。2022年8月,他不再担任京东健康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2023年12月,他辞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月6日,京东集团两位副总裁包勇军、沈伟伟已双双离职,这两位都在京东任职近十年。包勇军原来负责的京东零售智能平台在2024年7月份已经交接给了一位来自蚂蚁集团的高管,而沈伟伟原来负责的生态业务中心则交给了尚鑫。

近十年,京东曾两次经历高管“离职潮”。这中间不乏多位陪伴京东从初创团队走到电商巨头的核心骨干。

在激烈的行业厮杀之中,京东留不下“老人”。

不断离开的京东“老人”

壹览商业梳理了京东近十年离职的33位核心高管发现,京东的离职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2014年-2017年。彼时,京东与阿里的商业大战正甚。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17.8亿美元。同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下全球最大IPO纪录(募资250亿美元)。

在双11大促节点,京东通过“低价+物流”策略,试图从阿里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并凭借自建物流体系(如“211限时达”)强化用户体验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阶段前,京东商业版图的底层架构已初具模型:时任京东高级副总裁的张立民一手打造了京东的211限时达;京东智能集团(NSNG)刚成立,那昕成为第一任副总裁;京东已经经历了几次技术层面的事故,系统的日均承载订单量在京东首任CTO李大学带领的技术团队之下被拓宽;赵国栋已经将网银在线卖给了京东,并参与了京东金融的前期搭建;沈皓瑜帮助京东商城搭建了包括仓、配、客在内的运营体系...

但随着与阿里的战役愈发激烈,刘强东也需要更与时俱进的“兄弟们”。因此,上述四人陆续离开了京东,向外寻找更多的“事业追求”。

第二个阶段在2019年-2021年。2018年,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的商业模式快速吸引了大量下沉市场用户。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4.185亿,超越了京东的3.053亿,成为了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同时,京东的年活跃用户增长在这一阶段持续放缓。

在2019年初,京东宣布该年将末位淘汰10%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在整个集团层面,京东的裁员规模也超万人。一封京东内部的邮件提到,京东将淘汰的包括三类人:不能拼搏的人、不能干的人、性价比低的人。

或受此影响,一个月内,包括张晨、蓝烨、隆雨在内的多位高管陆续离职,三人分别是当时京东技术、营销、人力三大后方业务的骨干。

2019年在瑞士举办的达沃斯活动上,徐雷、陈生强、王振辉作为旗下三大业务掌门人集体亮相,徐、陈、王在京东内部形成了一个管理梯队。但在2021年,陈生强、王振辉双双离职。

2021也是京东核心骨干集体出走的一年。这一年,京东的股价从每股91.23美金的最高位一路下跌,再也没能恢复到这一数值。这一年离开京东的,还有创立京东白条的许凌、京东3C业务的核心人物胡胜利、奠基京东物流体系的王振辉、肖军,以及京东集团的第一任CFO、一手做大京东数科的陈生强。

京东没有阿里的十八罗汉、腾讯的五虎,有的更多是刘强东单枪匹马白手起家的故事。因此,京东的高管主要分成两派:刘强东从外部挖来的“空降兵”人才以及从内部培养的“嫡系管培生”。但在京东的头20年,有着优质履历的“空降兵”一直是驱动集团发展的核心力量。隆雨、许凌、李大学等多数高管都属于这一范畴。

想培养一个高管不易,在外部企业的优秀履历向来是职业经理人的勋章。但要培养出一个更有“京东味”的中层,却还是容易实现的。在京东的培训体系之下,一批管培生开始担任要职,例如曾任京东物流的CEO余睿、现任京东首席人力资源官的张雱。

第三波离职潮:走的人更“老”了

2023年至今,京东的高管开始新一批离职潮,和以往两次相比,京东离开的高管,更“老”了。

在壹览商业统计的25位2023年前离开京东的高管中,有5位在2010年前入职。在8位2023年及后离职的高管中,有4位在2010年前入职,其余在京东任职时间也在10年以上。

和以往的几次战役相比,京东在近几年面对的行业形势更加严峻。这不仅是由于同行低价心智深入人心,更是因为整个消费大盘已经度过了高速增长的时期。

根据高盛在2023年4月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子商务手册》,2022年京东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增长率为6%,远低于前三年约25%的增速;用户数达到了5.92亿,但在过去三年中,用户增速从30%骤降至仅4%。同期,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紧随其后的拼多多,用户数量均接近9亿。

2023年“618”大促前夕,京东突然在财报中宣布,年仅49岁的集团CEO徐雷将在6月大促时退休。此后两个月内,整个京东体系掀起新一轮高管离职潮:京东物流CEO余睿,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笑松,零售技术研发与数据中心负责人、集团副总裁颜伟鹏先后离职。

徐雷的继任者许冉曾是京东的CFO,和徐雷相比,财务出身的许冉与刘强东更为互补,擅长“把钱管好”。

京东的现任管理团队更年轻了:除了上文提到的许冉、张雱,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于2021年加入京东,首席合规官何成锋2018年加入京东、京东物流CEO胡伟、京东数科CEO李娅云是两位80后,在京东任职时限较长,都有十余年。

在壹览商业看来,“老人”的陆续离开,和京东集团的战略变化不无关系。

毕竟,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深入毛细血管。80%的董事会投票权、对各任CEO的管理、一手跟进的管培生制度,都是刘强东控制公司的手段。这一前提下,刘强东需要的不仅是能跟随他的“兄弟”,更是能不断迎合市场变化的“兄弟”。

更何况,近年来京东持续践行的低价策略在执行层面并不容易。从商业模式看,相比让商家自行进行残酷竞争的拼多多,以自营为核心竞争力的京东要想把价格打下来,必须向上游要到更多利润,这要求京东拥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运营效率。

因此,京东留不下“老人”,“老人”也不再适合京东。曾经推动京东崛起的老一代高管陆续离去,既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代表着京东正通过人才流动来适应新的方向。商战未来的主角,属于下一代。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2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