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配粉行业大洗牌,蒙牛如何靠“科技创新”逆势突围?
伯虎财经
2025.01.16
赞 2浏览 334评论 0收藏 0

作者 梦得 ,来源 伯虎财经(bohuFN) 

2024年,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不等,凭借其快速、准确处理海量分析数据,极大提升了各行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是一种伟大的科技应用,但并不是全部。另一种是,解决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那些难以被察觉,却能对改善生活有深远影响的科技应用。

在食品行业,另一场变革也在悄然发生。如今的奶粉市场已经发生巨变,从“唯外国品牌论”到“国产品牌成为主角”,而这背后是,我国配方奶粉从核心技术被欧美团队掌控,到2022年,头部乳企打破奶粉行业壁垒,中国也有了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技术。

竞争白热化下的逆势增长

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简称“婴配粉”)竞争逐渐白热化。

一方面是门槛变高了,2023年新国标实施,中国婴配粉迈向了更全面和科学的阶段,对不同段位的奶粉所添加的成分都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消费者观念的升级与转换。

首先是消费者要求变高了。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选购奶粉时展现出多元且综合的考量因素,排名前三的依次是高品质(59.4%)、营养多样性(47.1%)、口碑(46.5%)。

一个案例是,市场上同质化的婴配粉产品缺乏吸引力,据渠道商反馈,没有差异化卖点的高毛利婴配粉产品买不动了,今年不得不以低价出售。

其次是消费者愿意为更高品质的婴配粉支付溢价。据统计,对比2023年,2024年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价格接受度有所提升,200元/罐及以上的占比均高于2023年。

行业标准在提升,同时伴随着新机会的出现,婴配粉品牌要如何脱颖而出?

头部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和加快产品上新速度,用创新性技术、差异化产品来抢滩市场份额。当竞争主要集中在科研实力上时,也对企业资金、研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目前的情形是,中下品牌和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市场集中度近一步提升。而对长期深耕在科研赛道的企业,则是迎来静待花开的好时机。

2024年,蒙牛瑞哺恩逆势增长了44%,而逆势增长的原因,通过新华社科技节目《新质科创脑》揭秘,靠的是硬实力——科研技术。

洞察行业痛点,用创新破局消化难题

《新质科创脑》邀请蒙牛瑞哺恩参与,一起讨论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发展历程,以及国产品牌如何从追随到领先的跳跃性变化,也对蒙牛瑞哺恩为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解读。

喂养宝宝最令奶爸奶妈们头疼的是什么?正是消化吸收问题。

据小红书&凯度联合发布的2025婴配粉喂养趋势报告中,关于喂养宝宝遇到的痛点调查中,吐奶、消化吸收不好、腹胀便秘位于前三位。

对此,2022年,蒙牛瑞哺恩将母源MLCT与新型OPO创新融合,并成功应用于其婴配粉中,不仅为奶爸奶妈们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宝宝喂养的最大痛点,还为中国在全球婴配粉科技领域做出了首创性突破和重大飞跃。

母源MLCT与新型OPO到底有什么奥秘?

在节目中,蒙牛为大家做了一个科普,脂肪其实是人体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尤其是对婴儿来说,脂肪不仅提供了成长所需50%的能量,还提供必要的脂肪酸,对其早期生长非常重要。

所以不要谈“脂”色变,重点是,看宝宝摄入的是什么样的脂肪。

早期对脂肪的研究都停留在脂肪酸的层面,但蒙牛团队发现,不光是脂肪酸,甘油三酯也同样重要。因为在母乳脂肪中,甘油三酯约占98%。根据甘油骨架上连接的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不同,甘油三酯主要分为MCT(中链脂肪酸)、MLCT(中链和长链脂肪酸)和LCT(长链脂肪酸)。

过多摄入MCT可能会增加婴儿血液酮体水平,改善其脂质代谢,从而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而LCT则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而含量约占 30%的 MLCT 则很好地规避了前面两者的缺点,使消化吸收速率适中,更贴合宝宝稚嫩的肠道。

此前,婴配粉中用到MCT,主要是添加MCT/LCT混合物,这就可能导致婴幼儿产生腹泻、肉毒碱不足等问题,而蒙牛瑞哺恩将MLCT添加到婴配粉中优化了其脂肪的构成。

与此同时,蒙牛瑞哺恩还添加了新型OPO,可以提供比例更均衡的脂肪酸,更贴近乳源脂质结构。据王兴国教授王介绍:“母源MLCT和新型OPO加起来的量,相当于占了母乳脂肪的约50%。”可见母源MLCT与新型OPO的重要性。

这并不是自嗨,一方面其创新得到了专业、权威性认证。

蒙牛《结构脂肪MLCT和新型OPO酶法合成关键技术及其在婴配粉中的应用》项目成果通过国家权威机构鉴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在内的7位国内顶尖行业专家均对该成果的创新性、领先性给出了高度评价,并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奖一等奖”。

另一方面,“母源 MLCT+新型 OPO”已通过实证金字塔等级最高的婴幼儿临床研究实证,被证实在改善营养吸收、肠道健康和体格发育等方面均有突出喂养效果。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朱惠莲教授介绍道:“在营养吸收率方面,相对于喝普通奶粉的宝宝,食用母源MLCT+新型OPO配方喂养的宝宝,体内没有消化的甘油三酯减少了42%,没有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减少16%,同时便便的颜色评分更优,体重增长比普通奶粉要高出16%,同时63%的宝宝的体重优于同龄的宝宝,有55%的宝宝长高速度优于同龄儿。”

关于MLCT一个更为直观的案例是,在节目中,《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在300杯(299杯含MCT+LCT的,一杯含MLCT)消化液中,成功找出了含MLCT的那一杯,原因是其看起来更为清澈。

“母源MLCT+新型OPO”,是中国在全球婴幼儿奶粉领域的首次突破,也是蒙牛瑞哺恩数十年专注科研技术的里程碑式成就。

打破垄断的背后,是深耕十余载的沉淀

只是打破壁垒的背后,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艰难。大家也知道,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无论是大众的认知还是科学验证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越接近母乳,越好。 

当时摆在蒙牛面前有两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一个是,因国内婴幼儿奶粉研究起步晚,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企业手里。

另一个是,10年前婴配粉与乳源黄金标准相似系数过低,市面上最高低于60分,最低连10分都不到。

所以不仅要突破欧美品牌的技术封锁,还要去探索如何全面提高乳源相似系数评分。但配方奶粉创新有两难:

1.配方如何改变,能给宝宝带来更好的效果;

2.如何去科学论证,新配方对宝宝的有益性。 

而作为行业深耕者,蒙牛瑞哺恩很快发现国内外都缺乏对人乳脂肪的深入研究。于是,秉持着蒙牛人天生要强坚韧不拔的研发信念,蒙牛瑞哺恩苦心钻研,最终发现了母源 MLCT 的重要性。

其次,与顶尖实验室合作,长期研究,解决研发难的问题。

研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核心技术掌控在别人手里的时候。

从2006年,蒙牛启动对中国母乳成分的研究。12年前,开始研究中国母乳脂肪特点,发现母源MLCT的重要性后,蒙牛瑞哺恩携手江南大学,开始了长达12年MLCT和新型OPO的研究,其背后的投入和艰难是难以估量的。就这么说吧,光是一个母乳样本的采集,就覆盖17个省份、24个城市, 积累2959例母乳样本 ,创建139.6万个母乳脂肪数据的数据库。

但正是基于这样全面而深入的系统性研究,蒙牛瑞哺恩才在母源MCLT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与此同时,因MLCT是全球首创,没有先例,为了证实新配方符合新国标标准,蒙牛瑞哺恩团队彻夜加班搜寻大量文献资料,最终,MLCT成为新国标婴配粉配料表中首个新成员。

最后是敢于投入,解决验证难。

花12年去研究“新配方”已经是一件足够冒险的事情,但能经过考验才是终点。

今年以来,在婴配粉行业,除了加大投入研发,推动配方从概念走向临床实证,也成了差异化竞争力之一。不过临床实证门槛高、耗时长、投入大也是事实。但瑞哺恩为了得到更接近实际的喂养效果,历时15个月,完成了最高等级认证——临床干预实证研究,并且证实了十大喂养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脂肪层面(母源MLCT+新型OPO)的创新更像是国产替代叙事下的一抹高光,光影之下闪动的,是蒙牛其数十年精耕细作、长期积累的成果。

在蛋白领域,蒙牛通过0 - 12 月母乳氨基酸的含量对比研究,率先研发出国内领先的蛋白和氨基酸优化配方,发表了多篇文章并取得核心授权专利。

而在碳水方面,2016年,大家还没有过多关注HMO的时候,蒙牛就联合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针对中国母乳中HMOs构成开展相关队列研究。花费了7年时间,2023年,蒙牛自主研发的“母乳低聚糖(HMO)生产技术突破及应用”先后通过了美国 self - GRAS 认证与国家卫健委审批。蒙牛以国内首家的身份解决了中国HMO原料的“卡脖子”难题。

正是凭借这样的积累与沉淀,在当前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蒙牛瑞哺恩实现了逆势增长。

从品牌自身发展角度来看,蒙牛瑞哺恩凭借独特的科研实力构筑起竞争优势,为实现长期业务增长与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行业层面,蒙牛瑞哺恩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整个乳品行业的创新发展进程。尤为关键的是,蒙牛瑞哺恩所拥有的全球独创性技术,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 ,成为国产品牌崛起的有力见证。

写在最后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从起步到现在太过艰辛。因国内婴幼儿奶粉研究起步晚,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企业手里,早期只能靠“模仿”来抢占市场。也曾让整个行业深陷信任危机,导致被国外品牌瓜分市场。但肉眼可见,国产奶粉品牌正在拿去失去的市场份额,而在这崛起的背后,正是有如蒙牛等企业科技研发上着重发力,逐渐缩小了与欧美知名奶粉企业的差距。同时,不断被验证的好口碑,也重新建立了和消费者的信任。

可以说,国产奶粉品牌用科技的含金量证明了自己。

注: 

1.中国宝宝临床实证:含MLCT和OPO配方粉的临床喂养研究 

2.母源MLCT:①母源指MLCT营养成分为母乳中存在的营养成分;袁婷兰、韦伟、叶兴旺、刘正冬、闫志远、金青哲、王兴国,母乳中长链甘油三脂研究进展,食品与生物技术学(J],2022.41(6):41-50;②MLCT来源于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 

3.OPO: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4.中国婴配粉脂肪基料“卡脖子”工程涉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①ZL201711392850.0;②ZL201910311784.2;③ZL201010529356.6;④ZL201510228236.5;⑤ZL201410375590.6;⑥ZL201510227309.9:;⑦ZZL201510247139.0. 

5.LCT: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6.MCT: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7.解决了我国婴配粉脂肪基料长期依赖于国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发表论文85篇;中国工程院3位院士认可;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项目涉及授权专利7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7位专家认可:《结构脂肪MLCT和新型OPO酶法合成关键技术及其在婴配粉中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2022

8.历经12年:指蒙牛瑞哺恩的科研合作机构江南大学从2010年已开始进行我国母乳脂肪和婴幼儿配方奶粉油脂的研究 

9.获批写入新国标婴配粉产品:蒙牛瑞哺恩系列产品 

10.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婴幼儿全面营养奶粉消费需求报告 

11.小红书&凯度:人类幼崽喂养图鉴:2025婴配粉喂养趋势报告 

12.艾媒咨询:全球母源MLCT和新型OPO婴幼儿系列配方奶粉开创者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2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5 1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