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氪科技拿下C轮超级融资,国产智能底盘黑马奔向黄金时代
松果财经
2024.06.24
赞 0浏览 427评论 0收藏 0

“智能驾驶遗珠,国产替代富矿。”

这是海通证券在最近一期研报中,描述线控底盘产业的用语。它很巧妙地点明了,这个藏在车身之下的部分,拥有何种特征——稳坐技术体系的核心点位,拥有前景广阔的市场。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个好的底盘有多重要,操控感、乘坐体验这些因素,一直都被绑定在底盘调教的概念上。但很少有人会特别关心底盘是怎么发展演变的,因为相比智驾这类话题,底盘更像一个没什么趣味的工科名词,更不用说还与电子电气架构这些更让人“头大”的话题联系匪浅。

不过实际上,仅就底盘本身来说,不管技术本身多枯燥无味,它的意义和价值都很显著。这一点,从行业资本对领先智能底盘企业的重视上,就能看出来。天眼查数据显示,6月19日,智能底盘系统方案商利氪科技宣布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的超级C轮融资。

图源:天眼查

投资方的阵容里,既有来自“合肥系”风投之城的趋势资金,又有奇瑞集团旗下瑞丞基金这样的产业资本,加上此前已经参与投资的北汽集团旗下投资平台北汽产投、与哪吒汽车关联的哪吒资本及与一汽关联资本一旗力合,利氪科技已坐拥数十家知名股东,可见行业的青睐有加。

而这,也为我们揭开了智能底盘的火热格局。那些在幕后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因素,跃然于眼前。

智能时代的“万物生”

当前汽车最重要的趋势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在两个趋势的主导下,汽车系统发生了变化。底盘,是一个基础而有代表性的部分。

先从一个细节说起,智能时代什么最重要?数据。比如做智能驾驶,其必经之路就是对外部数据的采集、感知和识别,然后再与车体自身数据——比如方向盘转动的角度、车速和车轮转速,结合用于调动智驾功能。

这个过程里,线控底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车轮、方向盘这些部件的动作,都是机械状态的变化,而线控底盘却把它转化成了数据,向量、动量变成代码,用数据线传输电信号,实现电控。这样一来,原本高不可攀的智能驾驶问题从物理问题降维到软件算法与硬件配置的耦合上,线控底盘成为支撑这种变化的载体之一。而且,因为智驾系统由软件算法控制,所以必须让软件拥有掌握行车系统的权限,线控底盘取代机械连接,就打通了这个通路。

那么,为了准确地控制汽车动力和运动,线控底盘又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答案是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线控油门/驱动、线控换挡,这五大子系统对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变得相对熟悉。而众多线控底盘企业,则专注于这五大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展开自己在新能源智能车时代的业务版图。

底盘发展并不新鲜,但诞生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原生智能底盘公司,仍旧从原有市场格局中,开辟了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近年来,这个领域投融资活动颇为活跃。利氪科技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其官方披露,截至2023年4月,利氪科技累计完成了6亿元融资,资方包括中科院旗下国科投资、哪吒资本、北汽产投、一旗力合、上海自贸区基金等,横跨多个领域背景的专业投资者。此外,它也已收获超过10+家车企客户定点,和超过30个量产项目开发。

图源:利氪科技

这说明,线控底盘的市场前景得到了多方认可,而利氪科技已经打造了一支与行业深度链接的队伍。在本次C轮融资披露后,这个趋势愈发得到加强。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个时代,汽车的诸多重磅功能都依赖于线控底盘才能落地,它是智能车大脑系统集群的一部分——“底盘成,万物生”。能在线控底盘做出优势的企业,势必在供应链中收获稳健成长的机会。

所谓智能,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上只有0.3%的生物有大脑,其余99.7%都没有大脑,但这不妨碍智能的诞生。因为,智能这个概念说穿了,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线控底盘也是智能底盘,它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智能车时代的新问题。所以我们会看到,领域的发展本身既是分化的,又是统一的——分化是指,不同企业有可能先选择不同的细分道路,且秉持不同的技术理念;统一则是指,关于跨域融合、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协同、软硬件耦合方式、产品未来纵深化发展等问题上,大家都保持着差不多的最终预测,推动行业变得更好。

举个例子,线控制动,这是底盘中对安全要求最严格也最复杂的部分。新能源车的制动无法沿用燃油车方案,燃油车动力系统和其他控制系统呈分布式架构,而新能源车走的是集成化路线,线控制动要足够安全、要能满足一定的能量回收率,要在达到一定的等级后做系统冗余,这些都考验供应商的实力。

利氪科技在这方面倒显得开发能力上游刃有余。创始人惠志峰有博世工作经验,其带领的创始团队同样为行业专家出身,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利氪科技便实现了首款线控制动产品的量产上车。在这个过程中,利氪科技建立的产品矩阵,展示了极强的前瞻性和产品力:

· 利氪科技的全液压解耦制动系统DHB-LK®(Two-box),是全球首款量产的全液压制动系统DHB,在能量回收、安装空间上都有优势;

· 利氪科技的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IHB-LK®(One-box),是国内首个规模化量产产品;

· 利氪线控制动产品的新方案(IHB light+EMB)上,液压制动和电子制动得到了完美结合,目前正处于量产前阶段。

图源:利氪科技

另外,利氪科技还打造了配套的制造能力,先进制造中心一期可实现年产能30万套,二期先进制造中心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实现投产,届时年产能可达到150万套。新产线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强利氪科技在量产能力上的优势,实现从技术领先到量产领先的进一步提升。

做时代的底盘

时代的变化还在继续,底盘领域的竞争并不平和。去年,宸鲁科技、同驭汽车等底盘创业公司同样获得了数额不小的融资。小米、采埃孚等产业巨头也在以各种方式切入赛道,扶持于自身有利的合作伙伴。此刻,市场考验着这些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和定力。

利氪科技,也许是这场变化中心态比较稳的那一个。去年的上海车展上,利氪科技提出了以下的“三步走”战略:

· 利氪智能底盘1.0阶段,重点布局线控制动和线控悬架,并实现车辆纵垂向的协同控制;

· 利氪智能底盘2.0阶段:增加对线控转向的布局,实现纵、横、垂向三位一体的控制,同步开启底盘域控制器产品和线控转向系统的预研;

· 利氪智能底盘3.0阶段:配合主机厂进行开发,打造具备主动控制、自适应、自学习能力的一体化智能底盘。

这种规划暗含对市场规律的敬畏。制动系统的市场前景最明确,入手即可获取订单,加上利氪科技具有不少产业资本背景,还能在协作中进一步积累相关数据,和供应链进行磨合。同时,利用其方案效果,首先利用亮点吸引客户,有助于前期打开市场,建立影响力。之后,才是域控制器和转向,这自然和当前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节奏有关。

考虑到当前智驾落地的进程,底盘需要做的事情,重点在于安全、性能以及供应链上的磨合。未来,则会慢慢向主机厂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创新迁移。

归根结底,智能底盘的终极形态一定是面向L3+自动驾驶的,底盘也不会独立于当前新能源车的几大域独立发展。因此,其发展必须尊重市场节奏。

从好的方面看,国产品牌的发展需要国产供应商跟上,尤其是底盘这种外资横行的领域,“国产替代”本身就是热门概念。只要能在线控底盘领域持续耕耘,未来总会有一席之地。至于地位如何,则要看技术和市场能否形成良性循环,互相推动进步。

平静的海面,练不出好水手。当下这个争锋的时代,正是利氪科技这样的产业派磨炼实力之时。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6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