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难”开始,博雷顿已经走到“第几关”?
赞 0浏览 480评论 0收藏 0

今年以来,比亚迪开启新一轮价格战,北京A级车展开幕、小米su7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好戏持续在上演。

乘用车似乎已经平稳度过新能源转型的“阵痛期”,但不曾想,工程车也要遭此“磨难”。近日,博雷顿,一家专注于设计、开发以新能源为动力的工程机械制造商,正式向港交所递表招股书。

那么,这样的博雷顿能否受到资本青睐?

从市场角度看,博雷顿已经站在“双碳”战略的风口之上,国内新能源装载机市场渗透率在2023年首次突破10%,预计新能源主要工程机械渗透率将在2028年达到33.7%。

从销量角度看,“全国每三辆纯电动装载机,就有一辆产自博雷顿”,实力不容小觑。

根据灼识咨询资料,2023年按出货量计,博雷顿在中国所有新能源装载机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制造商中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市场份额分别为11.2%、8.3%,为该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前五大制造商中唯一的纯粹制造商。

营收方面,近三年,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博雷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01亿、3.60亿和4.64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0.97亿、1.78亿和2.29亿元。

分产品来看,博雷顿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新能源装载机、新能源宽体自卸车、新能源牵引车等产品,以及备件及配件(包括动力总成及充电桩),少量自租赁该等产品产生租金收入。

自2021年至2023年,博雷顿的新能源装载机及新能源宽体自卸车的出货量分别由144台增至507台及由11台增至96台,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87.6%及195.4%。

灼识咨询资料显示,按2023年的出货量计算,博雷顿在电池容量超过650千瓦时的电动宽体自卸车市场中排名第一。

站在风口中又拥有通过市场考验的产品,同时业绩也已经开始兑现,似乎没有理由可以冷待博雷顿。

然而,深入来看,博雷顿的主要客户与供应商高度重叠,存供应链风险。招股书显示,业绩记录期间,博雷顿的前五大客户中有九位亦为公司的供应商,而前五大供应商中有四位也是公司的客户。

博雷顿在招股书中披露,采购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产品部件,由于高度依赖主要供应商,这会使得公司面临集中风险。若在采购这些电芯时出现任何困难,可能会影响公司及时向客户交付产品的能力,从而导致公司失去竞争优势和现有客户群。

此外,博雷顿对主力产品过度依赖,同时应收款项也在持续上升。

博雷顿的营收情况将继续高度依赖于目前的产品系列。如果目前的产品系列及未来产品线未达到客户期望,或者无法在预计时间内、核定成本和目标数量情况下交付产品,其未来的销售额可能会下降。

同时,报告期内,博雷顿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389亿元、2.578亿元及4.351亿万元,呈上升趋势。截至报告期末,博雷顿就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已发出财务担保分别产生减值亏损0.155亿元、0.269亿元及0.382亿元。

综合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博雷顿能否成功借助上市融资助推自身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并实现规模与效益双增长,将是业内近期关注的焦点。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6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