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一儿童节碰上营销,似乎已经变成了属于大人的节日,各大品牌或从大人的视角讲孩子的故事,或直接瞄准成年人的痛点创造情感共鸣。
每周一次的精彩案例大放送如约而至,TOP君为大家精选本周(2023第22周,5月26日—6月1日)TOP5营销案例,下面一一呈现。腾讯SSV凭借高度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情节讲述拔得头筹。
本周案例排名
排名 | 案例 | |
TOP2 | 美团《有些快乐,大人特供》 | |
TOP3 | NIKE《卡卡,有办法》 | |
TOP4 | 奥利奥《致我们的童真心愿》 | |
TOP5 | OPPO《长焦拍你所爱》 |
腾 讯 SSV
“请回答”体现人文关怀
关于离别的议题,总是孩子问出口后,大人却无法回答的。
腾讯SSV在六一儿童节之际,乡村孩童“何时能再见”的发问,讲述数字支教对孩子们的陪伴和守护。
腾讯SSV《大人请回答》
阿牛是明天小学出了名的问题男孩,他偷用学校的电话,在课堂上给支教老师捣乱……但其实他只是个内心敏感,需要关注的小朋友。新来的支教老师用抓鱼这个小小的激励教育走进阿牛心里,让阿牛不再只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
但支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一辈子的,与自己喜爱的老师说再见对于阿牛来说难以接受,但他不擅长表达,只能用逃课、偷手机和一幅画来表达自己的不舍。
“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是无数留守儿童面对喜爱的支教老师时共同的疑问。这条短片把问题抛给大人们,腾讯SSV也作出了解答:数字支教“一线相连,一直相伴”,让优质教育走进学校,让孩子们不再孤单。短片结尾给出了问题的答案,“明天”,这是老师对阿牛的承诺,也是腾讯SSV对乡村支教的承诺。
TOP主编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 团
反转故事洞察情绪需求
提及在儿童节聚焦于成年人的广告,美团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在六一TVC《有些快乐,大人特供》中,美团就用三个小反转讲述了成年人独有的快乐。
美团《有些快乐,大人特供》
两个社畜坐在游乐园的长椅上,羡慕小朋友吃冰淇淋这种简单的快乐,但随即他们掏出N个冰淇淋球,引来孩子们的嫉妒;他们羡慕着现在的小孩有这么多好玩的,但小孩会因身高限制无法乘坐游乐设施,大人却可以肆意玩耍;他们羡慕着小朋友有很多假期,但又在孩子做作业无法享用美食时找到心理平衡。
短片从社畜的视角出发,用三个反转小故事表达品牌“不必羡慕小朋友,有的快乐只有长大才能享受”的儿童节节日主张。美团洞察到当今年轻人想要快乐的情绪需求,用节日营销给想过儿童节的年轻用户带去情感共鸣,将平台外卖、买票、团购的便捷服务在反转幽默中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塑造出年轻化的品牌形象。
NIKE
不设上限表达品牌主张
“爸妈说GO”是NIKE的主题系列短片,也是今年儿童节少有的聚焦于孩子本身的短片。品牌在儿童节之际推出第三期,讲述了如何培养一位足球小将的故事。
NIKE《卡卡,有办法》
朋友卡卡自幼就表现出了对球类运动的喜爱,但父母给他测试骨龄后却发现卡卡的发育要晚2-3年。天生因素使卡卡在球场上不擅长力量对抗,球场上的胆小也会让他错失绝佳的进球机会。但是卡卡有办法,个头较小就和队友配合,胆小也可以做孩子们中最受欢迎的那个,困难再多,孩子也有孩子的解决办法。
短片与系列主题保持一致,讲述了父母与孩子两代人运动时面临的困难与做出的选择。“如果你一直指挥他,那他的天花板就是你”,不拘束孩子的选择,让他探索自己的上限,也是NIKE想通过系列短片表达的品牌主张。NIKE的系列短片将运动与教育理念相融合,在儿童节之际唤起两代人的共鸣,让品牌理念深入人心。
● 奥利奥
奥利奥与新世相共同推出童心短片《致我们的童真心愿》,向大小朋友发出提问:小时候的愿望现在实现了吗?小时候天马行空的心愿,在长大后由各种各样巧妙地方式实现。奥利奥用巧妙的对应致敬每一位长大后的“小朋友”,以童心唤起消费者的美好回忆,也表达了品牌“拥有童心,怀有勇气,实践好奇”的节日主张。
奥利奥《致我们的童真心愿》
● OPPO
孩子尚且年幼的家庭一定有这样一个景象:孩子在家中玩耍很欢快,却把周围玩得一团乱,但此时家长又想给孩子拍张清晰生动的照片,怎么办?OPPO的这则广告以家庭为场景,抓住孩子活泼的生命力为家长拍照的痛点,向有娃家庭传递OPPO Reno10系列的长焦拍照卖点,在这个六一让孩子们的玩趣尽性发挥。
OPPO《长焦拍你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