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颜瘦脸见怪不怪?网红过度滤镜或有牢狱之灾
于洋
2023.04.13
赞 0浏览 1084评论 0收藏 0

近日,法国财政部长Bruno Le Maire提交了一项法案,要求网红和内容创作者在给照片加滤镜或对照片进行修图时,必须明确标注出来。如果他们的帖子发布的是广告内容,也必须加以标识。不遵守这项法律的人将面临最高30万欧元的罚款,甚至6个月的监禁

 

法国政府宣称,此项规定是为了预防欺诈行为。有一部分网红在宣传美容产品时使用滤镜,来营造使用后与使用前差别很大的错觉来迷惑用户。而在中国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过度滤镜同样可能涉嫌违法。

 

此时出手,是针对还是巧合


此消息一经放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怀疑这是法国政府趁机对网红发起的反击。

 

何出此言呢?

 

原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总理一直试图推动退休体制改革,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延长到64岁。但一直遭到法国民众的反对。

 

3月16日的下午,法国总统和总理宣布他们将引用宪法第49-3条款,推动法律生效。这项条款允许法国政府在非常特殊和紧急的情况下,不通过议会立法这个过程,强行让法律生效。

 

法国民众爆发了示威游行。同时,从不参与政治的法国网红也公开批评法国政府,试图以其影响力带动年轻人共同反对退休改革。

 

3月17日,在Instagram上有600万粉丝的Enjoy Phoenix,和有400万粉丝的Lena Mahfouf对法国政府进行了公开谴责。3月20日,Youtube网红Seb La Frite在推特上向310万粉丝喊话:“他们打算对我们无视到底?罢工者们加油,现在是放手一搏的时候了!”

 

其实,DGCCRF(法国竞争、消费和反欺诈总局)在2021年就对60多名网红及其背后的公关公司展开过调查,并于今年1月底公布了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每10名网红中就有6人未遵守广告或消费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其中就包括用美颜滤镜美化产品使用效果的虚假宣传行为。

 

此外,去年法国的一项公众调查征询结果显示,法国网民普遍认为有关部分需要对网红的这些行为加强监管。

 

无独有偶,他国已先行一步


对于网红的修图行为加以规范,法国并非首创。

 

早在2021年7月,挪威政府就已经通过了一项正式立法,要求互联网上活跃的名人和网红,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广告内容中,如果对身材、脸型或皮肤进行了修饰,哪怕是有滤镜,都必须打上政府部门指定的标签标记。如果没有标注,也不承认P图的话,将被处以罚款,极端情况下可能还面临被监禁的风险。若民众看到疑似有修图但未做出标示的广告,也可向挪威消费者署举报。

 

2022年,这项法律得以进一步完善:所有广告,不管是照片还是视频,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其中的人物经过修饰,都必须打上明显的标签。

 

挪威消费者部的部长Trond Ronningen说,他们对于如何正确贴标签给出了要求,并会对广告商和网红进行指导。此外,消费者部还建立了一个网络专页,方便人们给照片加上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标签,标签的位置和大小是不能更改的。

 

除此之外,德国曾有16个州的大多数官员表示,希望联邦政府提出立法,要求对使用美颜滤镜来增强人像的照片和视频进行标记,以免误导消费者,限制范围包括广告商和网红。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对网红做出过类似的规定,要求他们在修图的地方作出标注。

 

照片写实,业内人士为此喝彩


营销人员似乎一致认为,法国的新提交的法案对如今人们的心理健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照片编辑工具)让人们能够美化他们的照片,有时甚至让他们面目全非。有很多人批评说,这些修图软件宣扬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审美标准,”网红营销网络Glewee的首席营销官Christian Brown说。“我们为这种透明度运动喝彩。”

 

对于那些严重依赖网红声誉和消费者关系的品牌来说,这项措施其实是个好兆头。

 

当今时代,真实地呈现产品,不仅会受到消费者的欣赏,还是消费者要求的一部分。因此,要求网红对修图的地方进行标注,对消费者和品牌来说都是件好事。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收到产品或使用产品之前,消费者可以确信他们买到的是什么,或者使用之后能够产生什么效果,有助于提升他们购买的欲望,而不是由于怀疑产品效果而犹豫不决。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也会更容易和消费者建立起关系和信任,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提升产品销量。

 

我国滤镜乱象急需整治


不知道TOP君在前文中讲法国网红用滤镜夸大产品效果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到熟悉。

 

因为这种现象在国内社交平台上也频频发生。

 

小红书博主“喵哒哒哒哒”在其作品中,在介绍护肤产品时,用美颜滤镜美化了该产品的使用效果,更是宣称这是一款“你用一次就能瞬间提亮的美白产品”,最终被中消协认定为虚假宣传。

 

在某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直播间用美颜灯滤镜美化贵重物品,欺骗误导消费者,结果重金购买的商品与直播间看到的品质完全不一致,商品有明显下次,结果商家不仅态度恶劣,还拒不退款。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直播间滤镜是他们一直没下手的原因。

 

还有不少消费者曾被许多网红店欺骗过。搬来几捆草垛,再搭几个小桌子小椅子,一个号称“美式农场风”的网红咖啡厅就这样建成了。

 

这个咖啡厅在流量博主的帖子里是这样的:

1681380710387888.png


是不是看起来还不错?

 

然而,一位被“骗”过去的消费者发现,没了滤镜的咖啡厅是这样的:

 

1681380734114795.jpg


甚至这样的:


微信图片_20230413161528.jpg


TOP君在这里放出对比图,并不是想定义什么是“美式农场风”,只是想说明,有许多网红为了流量和恰饭,通过强大的滤镜过分美化消费场景或商品本身,而受到欺骗的消费者却往往只能自己买单。

 

过度滤镜在中国可能已经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章第八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曾表示,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做虚假或者引人误导的宣传。无论是传统的商品广告还是通过网红直播带货,消费者都有权知道商品的真实情况。

 

他指出,网红通过“美颜滤镜”功能刻意美化商品和商品使用后效果,相当于向消费者提供不够真实的宣传信息,很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消费者没有充分了解商品真实情况,被“美颜滤镜”宣传效果误导做出购买选择,说明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受到严重损害。

 

他说:“商家适当地采用一些美颜功能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保持合理的尺度,不能通过美颜功能夸大商品性能或者隐瞒商品真实情况。尤其不能故意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选择,有必要‘明示告知’消费者。”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也曾指出,以盈利为目的,利用“美颜滤镜”夸张宣传某一种商品或者某种奇特的功效,而这种效果客观上不是商品服务本身带来的,而是人为干预导致的,就一定要如实告知消费者。特别是切割商品的实际效果和滤镜技术之间的关系,那就纯属赤裸裸的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相。误导消费者信以为真,上当受骗,则构成欺诈。

 

刘俊海建议,商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话只说一半等于撒谎。对于消费者不知道的信息,有义务告知消费者。

本文由作者原创发布于TopMarketing,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 不代表TopMarketing立场。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作者本人。
创作不易,点个赞鼓励作者吧~
收藏 0
0
为你推荐
评论请文明发言,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2000
全部评论0
一键投稿
营销日历
2024 7
认领材料
*可补充证明材料,比如发布后台截图、名片、认证截图等
*如无其他证明,请点击请点击《认领声明》
+